布局催花“神器”
这家川企做成全国第一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
调研企业
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调研时间
3月下旬
调研主题
植物生长调节剂细分赛道前景何在
川企大调研
3月28日清晨,成都东部新区,2024成都世园会主场馆。身穿白大褂的郭翠娥,正拿着放大镜观察花卉的胚芽。
郭翠娥的任务,就是“控制”好主场馆的花卉生长,确保原本在5月下旬进入盛花期的三角梅等花卉在4月底绽放。郭翠娥是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国光园林花卉所的负责人。这个春天,国光农化继续站稳国内最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供应商位置。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什么?这种“神器”除了催花还有什么用?1984年创办、靠做红薯保鲜剂起家的国光农化,成长为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及上市企业的背后,有哪些秘诀?
调研问题①:调节剂有什么用?
调节花期、促进授粉,控制植物生长发育进程
“用量一定要按照配方来。”3月28日,阿坝州汶川县威州镇布瓦村,抢在甜樱桃和李子的盛花期到来之前,农技人员正在讲解促进花卉授粉的调节剂使用方法。
既可以调节花期、促进授粉,还能促进古树名木复壮。植物生长调节剂究竟是什么?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调控植物生长的化学手段。”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雍太文表示,调控植物生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物理手段和化学手段。物理手段包括修剪枝叶、冬小麦镇压等。而化学手段,主要就是使用调节剂。
农业农村厅首席植保专家尹勇的解释是,可以调节植物生长的农业投入品。其作用原理是,通过调控植物内源激素的平衡,来指挥、诱导、控制植物生长发育进程。因此,调节剂的使用有着较高的门槛,必须遵循科学、合理和规范等原则,才能真正达到调控植物生长、控制农残的效果。
调节剂具体如何运用?
省农科院有关负责人举例,在冬小麦、冬油菜产区,入冬前或者寒潮到来前,农户会使用延缓生长的制剂,促使其矮化粗壮以顺利过冬。而在伏旱或者阴雨到来之前,水稻产区也会根据需要使用加快或者延缓水稻生长、扬花的制剂,“帮助它们扛住旱情,确保它们在光照良好的条件下扬花、授粉。”
特别是授粉领域,无论是以风媒花(风力授粉)为主的粮油作物,还是以虫媒花(昆虫授粉)为主的水果作物,授粉窗口期都极为短暂,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授粉,就显得更加重要。
不仅是农业,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场景同样不少。
“这个制剂,提前一年适时使用,能有效抑制来年杨柳飞絮的形成。”国光农化董事会秘书颜铭指着一款名叫“植缘”的调节剂说,解决城市绿化树木飞絮、部分植物矮化、延长花卉花期等问题,同样需要植物生长调节剂。
调研问题②:为什么是“冠军”?
专注细分领域,在百亿规模市场里推陈出新
2022年,国光农化拥有33个原药登记证和96个制剂登记证,是国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品种最多的企业。当年企业总销售额为16.8亿元,居全行业首位。
这个首位是如何实现的?
国光农化副总裁何鹏带着记者来到简阳市工业园区大道一侧的生产基地。在这座四周都是油菜田的厂房里,自动化生产线上空无一人。
“这里生产的产品,大部分用在水果等农作物上。”何鹏说,眼下是生产樱桃、李子、梨、苹果、猕猴桃、葡萄等果树使用调节剂的旺季。
国光农化的拳头产品之一,正是以水果、花卉等为主的小众农作物调节剂。特别是在樱桃等小众农作物的调节剂方面,国光农化的产品市占率稳居全国第一。
小众农作物领域,意味着市场并不大。2022年,全国植物生长调节剂年销售额约为100亿元。相较于粮油等大宗农作物,小众农作物的调节剂销售额就更少。
市场不算大,门槛却不低。我国是全世界为数不多将调节剂纳入农药进行管理的国家,产品的研发与审核等管控极其严苛。因此,相关调节剂制品,无论是研发的资金投入,还是审核时间,成本都很高。例如,一款植物生长调节剂从研发到实验、最后推向市场,通常全程研发投入至少上千万元、耗时3年以上。
专注于小众农作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细分领域,持续推陈出新,正是国光农化成长为“隐形冠军”的秘诀之一。
“从成立到现在,我们基本没换过赛道,也没放弃过创新研发。”何鹏介绍,目前,国光农化研发团队规模保持在200人左右,设立了菠萝、芒果、龙眼、荔枝等多个水果类调控研究所,用于开展针对性研发。截至目前,国光农化已先后申请技术专利160余项、年研发投入保持在营收的3.5%左右,均处于行业领先位置,支撑起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隐形冠军”的底座。
调研问题③:未来怎么干?
“小众”有望变“大众”,力争年年推出新产品
记者即将离开厂区时,一车车正在运输的水稻育秧调节剂等制品正在运往仓库。在国家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第一个春耕,这些能够帮助稻种催化、萌芽和秧苗生长的调节剂需求快速增长。
不止粮油等大宗农作物领域。业内公认,四川乃至全国仍处于作物调节剂制品的导入期。在花卉、树木、牧草等领域,调节剂正处于蓝海阶段,“小众”的需求正在加速增长。
担任国光农化园林古树名木项目部经理的崔立明感受很深。他说,伴随着古树名木保护被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近年来大树名木复壮等业务需求快速增加,“每年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加。”业内看来,随着相关领域调节剂需求的增长,今后“小众”有望变“大众”。
眼下正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快速增长的窗口期。如何抓住这个机遇?
何鹏介绍,在小众农作物等细分领域之外,国光农化已布局园林、古树名木、牧草、花卉和粮油作物等多个极具潜力的增长领域。例如,郭翠娥担任所长的国光园林花卉所等,均是着眼未来布局的产物。
领域扩大了,但布局的思路没有变化。国光农化有关负责人说,接下来,企业仍然会专注各细分领域,聚焦为前述植物“量身定制”调节剂及调控方案,特别是继续把创新研发摆在突出位置,延续国光农化在细分领域年年推出新产品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