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发展银发经济 更好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增进老年人福祉,解决适老化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山西省太原市政协副主席李新华委员表示,老年人期待提高生活品质的愿望和需求在不断增强,发展银发经济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产品和服务需求。
      “养老产品应想老人之所想,才能真正撬动银发经济这一蓝海市场。”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胡小青代表说,当前老龄产品市场存在供需错配问题,未能很好满足老年消费者对安全简便、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应尽快健全老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引导生产企业开发更加人性化、品质化、品牌化、实用化的老年用品。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制约银发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急需解决。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存在总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待遇保障水平较低、流失率较高等问题。江苏省南通市福爱护理院护士长李楠楠代表建议,在养老服务领域创造更多适合年轻人发挥的平台,建立更完善的职业发展体系,不断增加年轻人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主要是保障退休基本生活需要;第二支柱中的企业年金目前只有部分企业提供;养老金融作为第三支柱的有力支撑,由于参与门槛相对较低、参与方式灵活,被寄予厚望。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表示,加快发展养老金融,持续推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改革,全力支持健康产业、银发经济发展。
      养老金融不仅聚焦老年人,还有年轻人等将老未老人群。“金融机构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养老财务规划需求,提供多样化养老金融产品。”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委员表示,着眼养老保障、财富管理和健康养老服务,不断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加快发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养老储蓄等重点业务,提升长期投资能力,引导更多人通过养老金融进行养老储备。
      截至2023年底,超5000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超过700只,包括储蓄类、基金类、保险类、理财类等产品。
      支持养老产业更好发展,也是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重要内容。“加强政策引导,促进社会资本有序进入银发经济相关产业。”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委员建议,积极运用政策性金融工具,适当向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重点领域倾斜;同时加强对智慧养老、医养结合、旅居养老等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推动养老产业多元化发展。
      新华社记者 赖星 李紫薇 刘美子 谭谟晓 高蕾(据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