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 中国大市场向“新”而行

  •     

      从2015年、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先后提出“互联网+”“智能+”,再到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人工智能+”,这是中国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释放创新动能的新信号。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兴产业、新能源体系、新型基础设施、新型消费……无处不在的“新”,彰显中国正在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技创新就是现代化的‘发动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表示。
      “这次报告提出‘人工智能+’,意味着我国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鼓励各行各业更加注重人工智能的多场景应用。”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说,人工智能浪潮到来,多领域开拓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要将算力和大模型落地,让技术进步更好地惠及百姓。
      全国人大代表、首钢集团董事长赵民革说,发展新质生产力,将为企业转型带来新机遇。“我们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依靠创新实现动能转换,夯实发展新动能之基。”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表示,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日趋成熟和低空空域管制逐步开放,我国庞大的低空经济产业链雏形初现,低空经济有望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目前,我国量子科技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尤其是在量子计算等领域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表示,把某些比较成熟的量子信息技术先行先试,形成未来产业的推动力,我们不能等。
      市场,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认为,拓展消费新空间,拼的是产品的综合能力,核心是增强创新能力。
      新消费打开新空间。在促进消费方面,报告提出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等,诸多举措落地,让百姓满怀期待。
      “‘人工智能+’与你我生活息息相关。”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带来的4份建议都与人工智能有关,从智能驾驶、智能制造到人工智能教育,目的就是让新技术可感可及。他表示,下一步将向汽车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安全舒适的产品体验,增强自主汽车品牌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优势。
      瞄准未来,中国大市场向“新”而行。
      新华社记者 鲁畅(据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