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唤醒法律的公平正义

    ——电影《第二十条》观感

  •     

    □李馥均
      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对法律意义上的公平和正义进行诠释与解析,值得深思与探索。
      好的电影题材来源于生活,甚至高于生活。《第二十条》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马丽、雷佳音扮演的中年夫妻吵吵闹闹的相处日常,不但内容贴近生活,甚至还超越了生活。让人开怀大笑的同时,又可以让人放声大哭。这种哭笑不得的转换,加深了观众的共情。观众被潜移默化,从内心接受并喜欢这部普法电影。
      正当防卫是刑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以保护自己、他人、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的合法权益。看完《第二十条》,相信许多观众都想问:法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不就是维护正常社会秩序与正义的一种手段吗?正义又是什么?正义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为制止正在进行的各种罪恶行为或犯罪行为。
      正义的结果如果是必须付出辛苦打拼来的财富,实施正义行为的百姓甚至后半生要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去抗争,才能保全自己和家人,那么,谁还敢去救死扶伤,谁还敢去乐于助人,谁还敢于担当奉献?好在电影中刻画的牺牲、努力和坚持,使法律的尊严得以彰显,公平正义得以体现。
      法律要怎么界定“防卫过当”这种行为?对方如果是想要当事人的生命,如果不把犯罪方制止住,让其彻底丧失行为能力,那么,当事人或更多百姓就会丢失宝贵生命,这时候,该如何做才不会防范过当?换句话扪心自问:谁想防卫过当呢?如果不是被犯罪分子伤害,谁想正当防卫?这个“度”,谁能做到100%准确?这种事情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轻易简单。因此,刑法的条款规范与准确执行实施,就有很重要的意义了。
      没有亲身体会过的人,都当作是别人的故事而已。现实中的刑事案件原型被电影娓娓道来,轻松幽默的对话中带着现实社会案件中的沉重表达,故事情景与人物刻画更为深刻,寓意深远,意义重大。
      《第二十条》的上映,无疑会再次引发公众对正当防卫制度的关注和讨论。相信随着社会法律的不断完善和法治意识的提高,我们对正当防卫制度的理解和适用也会更深入和准确。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能更好地贴合正当防卫立法本意,确保每个案件都能体现出公平正义,推动社会法治的进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