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科创发展 聚合企业动力

    四川发展成功发行全国首批混合型科创票据


  • 四川发展并购标的生物医药公司原材料生产车间。

        

    □田林 [图片由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7月25日,由中国建设银行承销的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发展”)混合型科创票据(2023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成功发行,标志着全国首批混合型科创票据正式落地四川。
      四川发展是四川省委、省政府为创新投融资机制、推动全省产业发展振兴、采取“1+N”模式,按照800亿元注册资本规模组建的省内唯一一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截至2022年底,该公司合并报表资产总额1.76万亿元,净资产490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001亿元,利润总额126亿元。该公司以“产业报国、资本兴川”为使命,始终肩负服务全省发展战略、推动治蜀兴川的历史重任,在支持全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全省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围绕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四川发展重点聚焦生态环保、先进材料、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四大实体产业,着力打造“川发实业、川发投资、川发资本”三大业务板块,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贡献积极力量。与金融机构加强投融资领域创新合作,是发挥资源配置优势、丰富产业培育手段的重要路径之一。7月20日,该公司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官网披露了发行文件,并在次日公布了申购说明,拉开了本次票据发行的序幕。
      “在此之前,我们仅用时两周就完成了产品方案设计、项目申报。”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获悉交易商协会筹划推出混合型科创票据后,该行主动对接、靠前服务,积极做好产品政策解读和金融专业支持,通过总分支行密切联动,统筹协调建行集团资源对接市场投资人,助力产品在全国首批获准发行。四川发展本期混合型科创票据规模1.5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为2.92%,既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又满足股性资金需求,以创新金融机制激活企业发展动力。
      混合型科创票据的定位与四川发展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相契合,本期票据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生物医药创新领域并购,助力科技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引导投资人参与科技型企业成长,分享企业成长红利,实现从债到股的光谱效应,对落实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