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梦集体经济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冲
      7月12日,天气异常闷热,刚到达德阳广汉市金鱼镇上岺村,记者还没来得及踏进村委会大门,就被村党委书记王明军叫住了。他领着记者左拐右拐,来到一扇铁门前,指了指门后的院子,笑呵呵地说:“这里有个好消息分享给你。”
      这是一所废弃的小学。在王明军手上是一份“金鱼镇村集体经济融合示范园”的建设合同,未来的示范园就将建在这里。
      原来,去年上岺村集体经济收入有15万元。王明军说,这笔钱基本可以满足村里各项开支,但结构却不合理:15万元中,房租占了大头,包括两所废弃小学和一座厂房,“比如其中一所小学,4000平方米面积,每年租金只有5000元,白白浪费了场地。”
      今年初,他听说金鱼镇决定打造村集体经济融合示范园,第一时间就提交了项目落地的申请。
      根据设计安排,政府出资350万元负责平整场地、修建园区厂房。厂房建好后,上岺村将购入烘干机、建仓储基地,提供粮食烘干到储存的全套服务。
      “我们这里是国家粮食种植示范区,农产品加工只能从粮食入手。”王明军说,村里做过前期调研,每到收获季,周边几个乡镇的粮食烘干需求特别大,但现有的烘干设备没法“吃下”更多订单。示范园建好后,不仅可以解决群众粮食烘干问题,还可以集中收储、统一出售,提高小农户卖粮的议价能力。
      村集体经济融合示范园预计今年10月建成投产,正好赶上为收获的水稻提供烘干、收储服务。
      另一所荒废的白鹤小学也有了新计划,将改造成酒店、民宿等,为村里未来发展的农业研学方向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那将是上岺村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王明军满怀期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