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式

    阳光灿烂 成就梦想

  •     

    揭/秘
    总导演陈维亚谈成都大运会开幕式:
    “每一分钟都精彩,每一秒钟都不白给”

      早在2001年,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陈维亚就担任过北京大运会开幕式总导演,时隔20余年再次与大运会相遇,陈维亚说,这是他与大运会的“不解之缘”,这一次,要向全世界青年奉献一场“阳光灿烂”的开幕式。

    开幕式演员,99%都是大学生
      陈维亚介绍,开幕式的主题与大运会口号呼应——“成就梦想”。全体开幕式演员、志愿者中,99%都是大学生,没有著名歌手或者演员参与,只有个别高难度高空环节由专业青年演员完成。
      陈维亚感慨,青年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向高峰攀登。“青年人在追梦路上大胆地跑,不断地攀——这是我们在开幕式中不遗余力地表达的核心理念。”
      “体育运动不仅是体能的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展示。”陈维亚认为,体育盛会的举办,起到了精神提升和凝聚的作用。“你到成都来看,这里已经有着浓浓的大运气息、大运精神,年轻人蓬勃向上。”

    开幕式色彩,绚丽夺目
      陈维亚透露,这一次开幕式不同于北京冬奥会的青蓝色调,选择了绚丽夺目的缤纷色彩,“阳光灿烂”是贯穿开幕式始终的核心表达。
      他认为,冬奥会是在北京的冬天,而夏天的成都多么火热,“这是一种热情,青春的热情,让人热血沸腾,感到活力向上。”
      他笑着说,因气候多云,成都人自古以来对太阳就有着特殊的情感。“这里的人们从远古时期就开始对太阳充满了热爱崇拜,而青年人本就是‘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注定将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开幕式。”

    开幕式演出,极简15分钟
      此次大运会开幕式“简约、安全、精彩”。简约,演员、志愿者规模约2000人,整体时长不到100分钟。总时长与北京冬奥会相当,而入场的运动员和技术官员人数是冬奥会的约3倍。陈维亚介绍,秉承人人参与的原则,只能反复演练,优化进场人员线路和程序,同时将文艺表演压缩到了史无前例的15分钟。
      “我们的口号就是‘每一分钟都精彩,每一秒钟都不白给’。”陈维亚介绍,为了在压缩时长的同时让开幕式精彩呈现,就连仪式中也融入了很多创意巧思,让必要的仪式环节更加独特、难忘,艺术含量也更高。
      同时,高科技的充分运用也使得更多的创想能够在有限的时空中实现,让场上充满了艺术想象,充满了神奇的空间感。
      新华社记者 袁秋岳 吴光于(据新华社成都7月17日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