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级次枢纽机场如何更好地“飞”?省机场集团成立课题调研组

    对着“问题清单”开“良方”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眉灵
      “西昌青山机场新增1架A320过夜运力,达州金垭机场新增1架ARJ21过夜运力……”6月2日,四川省机场集团调研组对“次枢纽机场航线航点拓展效率不高”的“问题清单”进行了更新。
      聚力成渝世界级机场群、中国民航“第四极”的打造,省机场集团提出,整合集团下辖的天府、双流两座国际枢纽机场及10座支线机场资源,打造“枢纽-次枢纽-支线”梯队式运输机场体系,其中,辐射攀西地区的西昌青山机场、辐射川东北和川渝陕结合部的达州金垭机场被确定为省级次枢纽。
      两座次枢纽机场发展现状怎样?如何“飞”得更高?带着这些问题,省机场集团成立课题调研组,由董事长潘刚军率队,5月以来两次深入达州金垭机场、西昌青山机场实地专题调研,“把脉开方”,对症下“药”。

    把脉 抓住“牛鼻子”发力补短板
      旅客吞吐量是一座机场“人气”的直观体现。调研组发现,西昌青山机场自2019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大关后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旅客吞吐量达118.4万人次;达州金垭机场自2022年5月投运以来,旅客吞吐量爆发式增长,今年有望接近100万人次。
      “我们提出的次枢纽建设目标,旅客吞吐量要达到400万人次。”调研组表示。
      发展空间巨大,如何在短期内快速提升?调研组抓住了一个“牛鼻子”——增加驻场运力。
      从调研情况看,西昌青山机场有基地航空公司1家、过夜飞机6架,达州金垭机场暂无基地航空公司、有过夜飞机1架。“基地航空公司数量和驻场运力规模还不够大。”调研组分析说,基地航空公司是枢纽打造的主力军,驻场运力则是优化拓展机场航线布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调研组当场拍板:8月底前,再引入不少于2架过夜运力,用以加密重点航线!
      在省机场集团的协调下,目前成都航空、青岛航空在达州、西昌机场新投放过夜飞机2架,两座次枢纽机场过夜飞机已增至9架。调研组表示,下一步要加强与航空公司的协同合作,加快引进基地航空公司,力争到2024年底,“两场”过夜飞机达到15架。

    开方 多管齐下做强次枢纽
      走访中,调研组发现了一个现实:铁路对航空市场的冲击。比如,2022年底新成昆铁路开通后,西昌飞成都航班旅客吞吐量有明显下滑。
      如何应对?“要把航空的优势凸显、做强!”调研组给出明确发展思路。
      比如,发挥民航运输的“长线”优势,做强核心航线“骨干网”,着力提升西昌、达州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主要枢纽机场之间的航线航班密度,实现“快连快通”。同时,整合省内支线机场资源,做大省内外“支线网”,以西昌、达州机场为核心节点,打造省内热点旅游城市“串”起来、“环”起来的支线航网布局,提升省内支线机场的利用率。
      针对成都航线市场现状,调研组建议,机场和航空公司加强合作,主动出击,通过降低票价、提升中转服务等便民惠民举措,巩固成都航线“主通道”。
      截至6月9日,记者了解到,经协调航空公司,已确定将新开和恢复达州至太原、揭阳,西昌至西双版纳、大兴等4条航线,即将恢复西昌至郑州、合肥等航线。

    调研感悟
      调研组:从现实来看,打造次枢纽有诸多突出问题,需要协调航空公司和地方政府同向发力。我们到一线专题调研、问计问需,有助于发现“真”问题、找到“好”办法。我们希望,通过“问题清单”提出整改措施,并逐一整改落实,切实推动西昌、达州机场次枢纽建设,与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构建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充分带动省内其他支线机场协同发展,助力四川高水平对外开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