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方法论

    从两张图表看成都“建圈强链”招商模式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忆 王若晔 张红霞

      3月14日,记者在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采访时,“撞见”了一场现场调研。
      成都市副市长、轨道交通产业链链长刘任远带队,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调研,随后召开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建圈强链工作专班2023年第一次会议。
      轨道交通作为成都12个产业生态圈之一,被纳入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从这场工作专班会会议材料里的两张图表,可以窥见成都以“生态圈招商”来推动建圈强链的举措。

    一张目标企业图谱
    产业链招商,继续延链补链
      参会人员中,除了发改、经信、投促、科技等部门,金牛区、新都区、新津区、蒲江县等承载轨道交通产业的主要区县,还包括相关园区、企业、协会的代表,将新都城市会客厅的大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
      “近期市上要求我们各产业链的链长,对圈链进行调查研究,完善今年工作的打法。”刘任远首先说明了开会目的,希望充分听取圈链核心企业、核心承载地以及配套研发企业的意见建议。
      厚厚的一本会议材料,集纳了各方发言。其中,一张轨道交通产业重点招引目标企业表,吸引了记者注意。这张表列出了43家拟重点招引的企业名单,包括9家链主企业、34家链属企业,详细罗列了这些企业在国内的布局情况、拟促进来蓉投资事项。为便于落实,每家企业后面都注明了责任区(市)县和具体的拜访对接时间表。
      成都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他们的做法主要有两点:一是围绕链主延链条,提升本地配套率。围绕中车成都、中车长客两家主要链主企业深入分析本地配套链薄弱环节,大力招引配套目标企业,“这次目标企业的图谱里就有多家配套企业名单,是链主企业提供的。”二是围绕保供补链条,提升产业链能级。主要招引关键零部件制造、核心技术研发等目标企业,促进市场占有率高、研发实力强的企业来蓉。

    一张平台机构图谱
    进阶生态圈招商,构建产业生态体系
      在会议材料里,记者还发现了一张平台机构的图谱,里面详细列出了今年将重点攻关的轨道交通产业链重点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投基金、领军人才团队等共10家。
      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的轨道交通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国五大轨道交通零部件配套基地之一,全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但同时,产业距离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难题,例如产业能级不够高、高端创新能力不够强、外部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等。为此,会议特别提出构建“链主企业+领军人才+产业基金+中介机构+公共平台”的产业生态体系,以支撑轨道交通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产业链招商已经进阶到了生态圈招商。”成都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所谓生态圈招商,就是不只盯着产业链的企业,而是围绕打造产业生态体系,招引产业生态圈的平台机构团队等。
      具体做法成都已有实践。一方面,借力投资平台开展以投代招,吸引缺乏资金的优质项目落地。去年,成都搭建轨道交通企业与产业基金的交流对接平台,拓宽轨道交通产业投融资渠道。在多方资金的参与下,促进了交控科技西南区域总部项目的落地。
      另一方面,借助科研渠道推进“双招双引”,通过对接高校、实验室等平台,与一批产业人才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此次平台机构图谱里,就收集了多个院士、高校的高质量项目意向信息,力争引进核心团队来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