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元市:多点开花 全域全面推进乡村水务建设


  • 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村积极开展水美新村建设。

    苍溪县中梁子水厂的制水区。

        

    □赵小兵 陈绍海 苟志(图片由广元市水利局提供)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近日,在广元市旺苍县白水镇解放村一大片麦田里,种粮大户蔡培林正忙着给小麦浇水,“这段时间补水肥很重要!把地浇透了,小麦拔节才有后劲。”
      放眼望去,条条水渠连着田垄,清水缓缓流进麦田,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当前,川北的冬小麦正值返青关键期,广元市各地正有序组织春灌水源,让农田畅饮“增产水”。
      广元市地处我省“一主四片”水生产力布局中的秦巴山片,由于地形地貌特殊,水资源配置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切实有效保障灌溉用水,只是广元市农村水利工作的一个“小切片”。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挥水利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保障作用,以乡村水务为突破口,切实推进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高质量发展。

    围绕乡村水务 农村供水的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走进苍溪县元坝镇鲜家沟村,一幢幢青瓦白墙的川北民居坐落在山脚下,美丽乡村画卷迎面铺开。
      过去很多年,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等原因,鲜家沟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没有保障。几年前,该村建设了从元坝供水站管网延伸输水的2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铺设供水管网12000余米,彻底解决了全村1000余人安全用水问题。
      苍溪县按照“大规模、大联通、大水源、大管网、大保障”工程布局模式,多渠道、多方位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全县已建成农村集中饮水工程991处,其中千吨以上22处,自来水普及率达90%。针对大水厂不能覆盖的偏、远、散农村“吊角户”供水区域,采取实施联户和单户小型村级供水工程,着力查漏补缺、强化供水保障水平。
      剑阁县依托嘉陵江、武都引水工程、中型水库等五大优质水源,构建了圣元、鹤龄、杨家河、汉阳等五大水厂,形成了覆盖全县的供水大水网,逐步形成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东、西、南、北、中”五大片区农村供水保障体系。
      不仅如此,农村供水的服务品质也在不断提升。广元市朝天区已解决17余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2.4万余贫困人口饮水安全达标。朝天镇楼房沟村、三友村和水磨沟镇红坪村等村庄安装了智能水表,村委会设有供水服务平台,村民可在网上或服务平台充值水费,刷卡后即可通水使用,大大提升了供水服务水平。
      “我们围绕乡村振兴的新要求,坚持‘大水源、大水厂、大水网,实现大保障’的总体思路,坚持‘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落实全域供水规划的具体措施,依托辖区内优质水源,集中资金建成标准化大水厂,着力优化农村供水工程布局。”广元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汩汩“幸福水”,滴滴润民心。广元市已累计建成规模以上集中供水工程286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管网入户人口199.52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91%,逐步构建了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农村供水的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围绕粮食安全 农业生产用水的支撑持续稳固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区工程是农田灌溉排水的骨干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生命线,肩负着抗御旱涝灾害、保障粮食生产的重任。
      当前,川东北地区处于春灌准备期,广元市各地正在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打好供水提前量,最大程度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后续需求,夯实粮食丰收基础。
      挖掘机挥舞手臂,挖沟清淤,工人们忙着砌砖建槽……近日,在旺苍县木门镇农建村,大家在渠堰上连续奋战。距离水稻播种还有一个多月,旺苍县水利局组织各乡镇利用农闲对水渠进行抢建抢修,为粮食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在剑阁县店子镇,为确保春耕灌溉用水足备,当地组织驻村干部查水库、看沟渠,对全镇农业用水情况进行摸底踏勘,并联系剑阁县水利局指导做好辖区内的渠道、堰塘等水利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确保春灌前整治完成并投入使用。
      “我们坚持全面提档升级农业灌溉水平,切实保障全区粮食生产安全。”广元市利州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开工建设渔洞河水库项目和雷家河水库灌区工程,年内启动升级改造小型灌区渠道590.91公里,巩固3.87万亩灌溉面积。
      农业生产用水能否有效保障,是事关粮食生产的大事。广元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农业灌溉方面,广元市坚持以区域水网建设为载体,以构建从水源到田间的生产用水保障体系为抓手,以建设智慧化、数字化灌区为突破,不断探索山区灌区建设发展新思路、新模式,累计建成中型灌区8个、小型水库灌区748个,农田灌溉面积达14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14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70万亩。
      在此基础上,广元市还持续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现“建设一批、立项一批、谋划一批”,并及时掌握灌溉用水需求,科学制定灌溉用水计划,合理确定配水时间和轮次,全力做好当下春灌用水保障,为全市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改革创新 农村水利工作的内涵不断丰富
      2021年,我省启动首批乡村水务试点县(市、区)建设,并确定了四大板块——乡村水务板块、农业灌溉板块、水库及渠道板块、水美新村板块。当年,广元市昭化区成功入选首批乡村水务试点县(市、区)名单。
      “乡村水务是突破,通过改革创新,让这个板块来协调推进农业灌溉、水库及渠道、水美新村等板块建设。”尽管首批只有一个县(市、区)入选,但在广元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其他县(市、区)在四大板块的相关行动仍要同步推进、协同开展。
      以水库及渠道板块为例,苍溪县将全县已建成的22座中小(1)型水库按片区进行统一管护,推行“以大带小、小小联合,区域负责、集中管理”的新型运行模式,全县划分10个水库集中管理单位,实行“三级管理模式”,水库管理“规范化、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旺苍县不断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成效,推进病险水库整治“隐患查处”“病险整治”“风险防范”常态化,建立了县政府负总责、部门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实现了病险水库动态清零销号。
      此外,广元市围绕水安全有保障、水资源有保证、水生态有保护、水文化有底蕴、水景观有特色的建设目标,遵循以水兴业、以水富民、以水美村的发展思路,推进水美新村建设。2022年,全市共落实资金6562万元,建成了剑阁水池村、苍溪龙门村等15个水美新村。
      “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广元市农村水利工作的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广元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还积极开展水权与水价改革试点,苍溪县白桥水库灌区成功申报为四川省水权与水价改革市级试点,在青川县开展了唐家河水权交易与旅游开发试点,在苍溪县开展了白鹭湖野生动物保护及农旅融合试点。
      上述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该市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着眼新时期农村水利服务、管理、工程“三大体系”建设,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结合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分布特点、水安全保障需求,立足“一带两廊两区”的水生产力布局,全面提高新时期农村水利的供水保障、防洪排涝、灌溉生产、水生态保护能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