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中小企业的“链上”文章

  •     

    现场评论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邓也 王成栋 宁宁
      企业好经济才好。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当前重在为企业发展解难题、办实事。
      走进宜宾三江新区长江工业园宜宾壹连电子有限公司的车间,400多名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公司门口的墙上,张贴着“‘妈妈式’贴心服务公示牌”和“‘定联挂帮’明白卡”,上面有区领导、区对口部门负责人和服务专员的联系方式,24小时待机为企业排忧解难。
      谈到公司的发展,这家新能源电连接组件生产企业的负责人郑周很有信心:有厂房、有工人、有订单,还有政府提供的很多优惠政策和细致服务,未来可期。谈到园区建设和服务时他提出,目前公司的原材料供应商和部分客户都在珠三角,希望在招商引资方面能够加快完善企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
      从兑现惠企政策和精准政务服务,到加快完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这是市场主体对政府服务需求的一个重要变化。“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从这个意义上,“妈妈式”式服务就需要主动地为企业想得更多、看得更远、做得更细。
      实际上,宜宾三江新区建设伊始,就高度重视“产业链配套”问题,在招引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坚持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形成集群带动之势。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坐落着动力电池产业“链主”四川时代,就吸引动力电池产业链配套企业纷至沓来。此外,还有较成型的智能终端产业链、装备制造产业链等,让整个产业生态圈充满生命力。
      龙头企业自带“流量”,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和吸引力,但像壹连电子这样的中小企业就迫切需要强链补链,从而形成产业生态。对他们来说,附近有自己的上下游,既是控制生产成本的需要,也是获得一种强烈归属感的需要。多条产业链汇聚成产业集群,才能带来更强的根植性和竞争力,从而让地方经济发展更具活力和韧性。
      对于各地园区建设者来说,“保姆”好做、“妈妈”难当,中小企业的“链上”文章不好做但必须做。这要求在充分调研地方资源禀赋和园区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在规划建设上更有远见,在招商引资上更有原则,在政策优惠上更有诚意,在项目落地上更有效率。特别在思想观念上要有实现服务市场主体提质增效的转变,对于企业的新需求要能预见,并接得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