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生态加减乘法 推动富顺高质量跨越发展


  • 鸟瞰富顺县城区。

    沱江富顺段风光。

    富顺县乡村风光。

        

      近年来,自贡市富顺县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出建设“四川绿色发展示范区”战略目标,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为契机,对标全省先进城市厚植生态底色,加快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富顺县获评全省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先进县,连续三年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袁渊 周小娟 (图片由富顺县委宣传部提供)

    做“减法”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秀丽的富顺西湖,峻美的沱江小“三峡”,延续历史文脉的狮市、赵化、怀德古镇……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望山看水,成为“网红打卡地”,提升了该县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底气。
      聚焦减污降碳硬仗,环境污染做“减法”。富顺坚决打赢四大攻坚战——
      一是多措并举治理大气环境污染。开展洁净城市行动,有效管控扬尘污染,实行建筑工地数字化平台动态管理。组织开展春夏季臭氧防控专项行动,精准制定“一厂一策”应急措施,完成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34户、加油站油气回收40座。加紧治理工业废气,全县燃煤锅炉实现“清零”,整治散乱污企业142户。管控移动源污染,实行秸秆全域禁烧,2022年3月31日起实行全域烟花爆竹禁燃禁放。与“十二五”末相比,PM2.5、PM10浓度分别下降55.7%、54.3%,从2020年开始空气质量稳定达标。
      二是标本兼治减少水污染物总量。采取“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措施,开展“三清三应急”“三彻底三回头”专项行动。狠抓水污染治理,提前完成“十四五”COD(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总量减排任务。建成投用1万吨/天工业污水处理厂,完成县城和24座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60多公里;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沱江、釜溪河入河排污口核查溯源和分类处置394个;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8套,累计实施“厕所革命”4.1万户。与“十二五”末相比,沱江水质提升到Ⅲ类并稳定保持向好,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从33.3%提升到100%,县城饮用水源达标率100%。
      三是分类管控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建立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清单。强化重点行业土壤管控,加强固废危废监管,开展“清废行动”,完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21个,在自贡市率先实施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运。
      四是全力以赴完成问题整改。全面排查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风险隐患,狠抓反馈问题整改,已整改完成536项,整改率达94.5%。

    做“加法”
    “一江两河”绿色长廊呼之欲出
      漫步在富顺县邓井关老街的釜溪河滨江步道,湖畔曾经的老旧房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绿树成荫的景观步道。而在富顺县城区滨江路中段的沿江步道,改造升级后宽阔整洁,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沱江河岸对面,东湖街道滨江步道也初具规模。
      富顺聚焦山水林田湖草,做足生态保护“加法”。
      该县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严格执行“三区三线”要求,科学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建立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将青山岭省级森林公园、镇溪河南方鲇翘嘴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等作为一般生态空间,实行生态环境优先保护。
      完善沱江流域河湖名录,建立“四级河段长制”,不断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全县设立河段长1027人。开展河流岸线“清四乱”行动,取缔沿河违法违规砂石场27处。推进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投入1.24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6.8平方公里。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建成重点水域视频监控平台,开展“四大专项整治”行动,查处非法捕捞类案件2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人。加强镇溪河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增殖放流300余万尾。
      加紧构筑绿色生态屏障。深入推进林长制,构建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机制,打造“一江两河”绿色长廊4803亩,建成镇乡绿化示范片3500亩,森林覆盖率达31.95%。制定《富顺县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3512.5公顷,木桥沟水库实现生态退耕64亩。实施长江干支流沿岸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33.22公顷。

    做“乘法”
    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发展
      近段时间,富顺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先后前往晨光经开区等园区,调研督导企业稳增长等工作。该县还持续开展“政企咖啡坐”等主题活动,以鼓励企业及企业家保持“拼”的精神、“拼”的状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为推动富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如何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甚至相得益彰?富顺做实“三篇文章”——
      一是绿色新兴产业加速培育。淘汰落后产能企业9户,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97户。近年来,未新增“两高”行业项目。建成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报废汽车拆解项目,加快建设大件垃圾、建筑垃圾等处置利用项目。强力推进区块页岩气勘探开发,已布设勘探开发平台34个。
      二是园区绿色发展加快转型。以晨光经开区为主战场,编制《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完成重点用能企业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6台。支持引导企业开展绿色创建,创建“绿色制造”示范企业2户。建立“政府职能部门—工业园区—企业”三级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投入1500万元,与中昊晨光院共建环境应急处置平台,建成“水气土”协同预警体系。
      三是农业绿色发展加力推进。高规格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建成苗仙湖柑桔现代农业园区种养循环示范园20万亩,龙贯山30万亩双再生绿色稻粱示范园区加快建设。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新增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备267台(套),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2%。建成无公害水产品基地3个,创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1个。
      在刚刚结束的中共富顺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富顺县明确2023年的奋斗目标和“六项重点任务”。
      其中,该县将全面提速晨光经开区跨(沱)江发展,力争完成工业投资45亿元以上。将建成投用县城区沱江慢行步道,启动打造文光塔等3座城市公园,新建一批“口袋公园”和“邮票绿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和宜居乡村建设,持续提升乡村“五网”,培育创建国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村)。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春夏臭氧和秋冬季大气治理攻坚行动,开展全域水质提升“六大行动”,确保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力争创省级生态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努力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千年古县,才子之乡,豆花之城,屹立在沱江之滨。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影响力中等城市,富顺未来可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