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县:发挥片区协作机制优势推动实现“1+1+1>3”
-
长宁县纪委片区协作区成员在梅硐镇泽鸿村林下竹荪种植基地走访,了解产业发展、惠民政策落实情况。
□何晨曦(图片由长宁县纪委监委提供)
“‘厕所革命’建设工程以户为单位,每户财政补助资金2000元,泽鸿村的项目由第三方实施建设,每户农户报销金额都是2000元,资金全部拨付给承包方,不符合常理。”“在农户签字确认表中,每个签名都很工整,这个现象不太正常。”
今年7月,宜宾市长宁县纪委监委第三片区协作区督查组在一次日常联合监督检查中,注意到几份看似“完美”的签字表册,在初步向农户核实情况后,发现可能存在项目发包不规范、实施工程量存疑的问题线索,督查组成员随即将这一异常情况上报至片区负责人。
“立即启动片区协作联动机制,由对口联系的第二纪检监察室牵头抓总、督促指导;派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会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调取项目基础资料;梅硐镇纪委熟悉村情,负责开展走访核实,对已实施项目的农户开展摸底。大家按照既定的协作机制,立即开展核查工作。”长宁县纪委常委、第三片区协作区负责人当即作出安排部署。
协作片区内“室组地”同向发力,又各有侧重,仅一个月时间,就初步摸清了村干部蒋某某、李某某在泽鸿村实施“厕所革命”建设工程中失职失责的问题,并对二人进行立案审查。
今年以来,长宁县纪委监委统筹3个纪检监察室、12个乡镇纪委、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10个企事业单位纪检监察组织力量,综合划分为4个协作片区,完善形成委领导联系,纪检监察室牵头,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企事业单位纪检监察组织、乡镇纪委参与的“室组地”片区协作联动机制,有效打通工作中各环节的痛点、堵点,阻断人情干扰,破除基层监督放不下的“情面”。
同时,长宁县纪委监委同步建立片区协作区常态化调度工作机制,坚持“月调度”“季联席”“年述职”的原则,形成团结协作、优势互补、作战有力的“战斗单元”,推动实现“1+ 1+1>3”的效果,不断提升监督执纪质效。截至目前,形成调度会工作清单15项,召开述职述廉会1次,召开片区月调度会议12次。各片区协作区开展联合监督检查48次,立案82件。
“各协作片区聚焦小微权力、项目工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按照‘日常检查+交叉互检+专项监督’的模式,制定监督检查清单,开展日常监督、审查调查协作等工作。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发挥片区协作区机制优势,围绕盯细节、看流程、固长效,以更加专业、准确、有效的监督为基层发展保驾护航。”长宁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