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熊猫消费节,看新能源汽车消费新风向

    屏幕大、芯片好,还关注“看不见”的地方

  •     

    新/观/察/

      “车机用的是哪款芯片?”
      “开在路上能提前感知红绿灯吗?”
      ……
      11月25日,在首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国际消费精品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成都)国际新能源汽车及电动车展览会上,成都客商抛出一连串问题,让某汽车品牌营销负责人陈昕有点“懵”——参展第一天,他已经感觉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需求有了明显变化。
      熊猫消费节上,新能源汽车消费出现哪些新风向?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又面临哪些新机遇?
    □王培哲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寇敏芳

    消费者
    看重智能化,辅助驾驶能力成为一大焦点
      “屏幕是27寸的,带升降功能……”展会上,某汽车品牌营销顾问吴朦在介绍车辆内饰时首先抛出了屏幕大等优势。他代表的汽车品牌由传统油车制造企业转型而来,主打混合动力车型,消费节上,带来了两款标配可以升降大屏幕的车型,用以营造“智能化”氛围。
      光有大屏幕还不够,不少消费者把注意力放在了屏幕的使用体验上。
      某国产汽车样车里,一名消费者的手在车机屏幕上来回滑动,不停打开、切换各种功能,对车机的流畅程度表示满意。该品牌汽车销售人员刘未介绍,在其旗舰款产品上,车机配备了两块能够与智能手机媲美的处理器,换来更流畅的操作体验。
      某国产品牌参展商告诉记者,为了降低芯片成本,提高使用感受,目前品牌正在和四川本土企业合作,生产自主设计的车机芯片,预计明年投产。
      辅助驾驶、动力调校等“看不见”的地方,也是如今不少汽车消费者留意的地方。其中,辅助驾驶能力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一名准备在这次熊猫消费节上换新车的消费者告诉记者,自己选择新能源车辆的标准是具备L2级甚至更高的辅助驾驶能力。“今天逛下来,发现不少传统品牌的辅助驾驶配置更加丰富!”

    业内专家
    整车智能化,团体标准助推新能源车发展
      “新能源火了,智能热了。”
      本届熊猫消费节新能源车展配套活动——中国(四川)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大会上,西华大学汽车测控与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彭忆强用“火热”形容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发展趋势。在他看来,智能化具体表现在储能技术、安全技术、动力总成等多个方面。
      “目前,超九成新能源新车型具备智能网联技术,近八成具有‘部分自动驾驶’能力,超三成配备了‘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彭忆强用一组数字说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热度正在大幅上升。
      智能化热度升高的同时,新能源汽车面临的瓶颈也日渐凸显。
      彭忆强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的能量储存能力有所不足。“能量管理面临数千种工况,电能转换芯片受限,驱动传动有待进一步高效集成,安全管理控制日渐严格。这些既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也是未来提升智能化水平的机遇。”
      “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更新的速率加快,团体标准的形式更适合技术的进步。”四川省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曹锦表示。
      在关系到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的安全领域,团体标准是公共安全标准的有益补充。曹锦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协会、联盟等社会组织都可以直接参与标准的制定,并作为标准发布和实施的主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