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城:生态农业结出丰硕产业“果实”
-
□明远
每逢节假日,绵阳市涪城区乡间便迎来不少游客。这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果蔬飘香,让游客陶醉在秀美的田园景色中。
近年来,涪城区以现代都市农业为发展方向,按照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公园化发展路径,以精品蚕桑、优质果蔬为主导产业,以三大农业主题公园为平台,构建起“1+2+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三年三园三步走”的节奏,梯次建设“千鹤桑田”“湖光山色”“蔬香绿野”三大农业主题公园,推动农科文旅商“五态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为这条产业之路提供支持的,还有一系列幕后工作——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文旅品牌等。其中,发展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是一项基础工作,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调整农业种养结构、推进种养循环等工作,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之路,推动“绿水青山”加快转化为“金山银山”。
谋篇布局
确立产业绿色生态的底色
作为绵阳市主城区、中国科技城核心区,涪城区属仅有近郊5个镇53个行政村,农村区域面积相对较小。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研究涪城区资源禀赋,不断完善工作思路,涪城区以“构建‘1+2+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路径,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一关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涪城区“落地生花”。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绿色生态是其中的关键。为此,涪城区及早制定产业规划,锁定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按照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公园化发展路径,以精品蚕桑、优质果蔬为主导产业,以三大农业主题公园为平台,构建起“1+2+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涪城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宛若故乡的田园,我来寻那惊鸿一面,稻花荷塘竹影清风,看不够这人世间……”今年6月,伴随着歌曲《湖光山色宛若故乡》悠扬的旋律,位于涪城区吴家镇的“湖光山色”稻渔亲水湿地农业主题公园与游人见面。这是继去年“千鹤桑田”蚕桑文化农业主题公园开园后,涪城区开园的第二个农业主题公园,这也标志着该区“三年三园三步走”实现了第二步目标。
随着绿色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涪城区桑蚕产业、稻鱼产业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吸引了很多“亲子游”体验项目落地。
创新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推动产业良性循环
冬日的阳光暖暖地投射在涪城区杨家镇回龙寺村1500多亩桑田里,村民们正在天虹丝绸公司技术员的指导下给桑树施肥。通过栽桑养蚕,当地蚕农年收入达20万元左右。
给村民们增收带来保障的,除了当地产业发展模式外,也有新技术应用的“红利”。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农业节本增效的关键措施,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安全,也是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以往,涪城区开展测土配方主要应用在粮油作物上,而在菜、桑、果等经济作物上尚未开展。围绕桑蚕产业等主导产业发展,涪城区鼓励企业合作探索,弥补这方面的空白。
天虹丝绸公司与四川美丰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对蚕桑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严格按照“测、配、产、供、施”开展蚕桑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由四川美丰公司根据土壤测试数据、田间试验、蚕桑的需肥规律、目标产量等情况,研究制定两种不同时期施用的配方,按配方生产,供应给蚕农生产施用。
这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自2019年以来,涪城区的茧丝及副产物总产值都超过4亿元,使蚕桑产业成为涪城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特别是采用生态环保技术后,蚕茧品质得到保障,并打通了向国际奢侈品牌供货的渠道。创新应用新技术为企业、蚕农带来了收益,进而鼓励大家进一步优化技术,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实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树立品牌
推动涪城农副产品走出四川
走进涪城区丰谷镇齐心村,芦笋栽培大棚连成一片,蔚为壮观。大棚内,一株株鲜嫩翠绿的芦笋长势喜人。“芦笋是多年生植物,一年能够采摘3到4次,每亩产量在4000到5000斤左右,年收入可达2万元。”据芦笋基地负责人介绍,基地采用“绿色、无污染”的生态种植技术,种植前景较好。“之前,我们主要是订单销售,产品远销国外,目前开始拓展国内一二线城市市场,需求量很大。”
绿色生态技术为优质农副产品提供保障的背后,是涪城区在农产品品牌打造方面的努力。
2020年11月,涪城区组织区域品牌“涪城芦笋”“涪城蚕茧”参加第二十一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和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其中“涪城蚕茧”荣获农产品交易会“最受欢迎农产品奖”。
据了解,目前涪城区有标准化蚕桑基地3.5万亩、优质蔬菜基地16.5万亩、标准化设施芦笋种植基地0.3万亩、稻渔基地0.3万亩、有机粮油基地0.3万亩,“涪城芦笋”“涪城蚕茧”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涪城蚕茧”还成为绵阳市首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的产品。
今年,搭上“绵品出川”活动的“顺风车”,越来越多的涪城区优质农副产品走出绵阳、走出四川,在更广阔的地区拓展市场。
涪城区鲜家坝村是涪城区有机农业示范园核心区,常年发展优质水稻面积达2500亩。今年3月,涪城区农业农村局遴选出32个水稻品种进行试种,9月,涪城区2022年优质水稻示范种植现场观摩会在这里举行,现场检验这32名“选手”的表现。在鲜家坝村,这32个品种分别进行集中种植展示。通过综合评比,泰优粤禾丝苗、川康优6308、奥富优287等品种表现抢眼。例如,奥富优287据测算亩产能达到1300斤,不仅亩产量比常规水稻品种高,口感也更好。
据介绍,通过开展此次评比试验,就是要选出更加适合涪城区种植的品种,接下来进行大面积推广,从而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据了解,涪城区常年发展水稻面积8.24万亩,目前在新皂镇、杨家镇、丰谷镇、吴家镇发展优质稻5400亩。
下一步,涪城区计划进一步扩大优质水稻的种植范围,示范带动周边农业增效、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