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绕紫蓬山的诗歌书写

  •     

    □李少君
      在诗歌上,诗人皆有竞争之心。最著名的一个传说:武汉的黄鹤楼,是一座“诗楼”,堪称盛唐诗歌的擂台和比试场。李白登黄鹤楼,本拟赋诗,突见崔颢的《黄鹤楼》早已占据楼头白粉壁上,诗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对此,李白只好搁笔,并叹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崔颢《黄鹤楼》之佳妙,严羽在其《沧浪诗话》里,以崔颢《黄鹤楼》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
      学者商伟有一本专著《唐诗与胜迹书写》,也举例了围绕黄鹤楼的诗歌竞写。“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围绕着胜迹,一代又一代诗人登临赋诗,形成一个又一个诗歌书写系列,黄鹤楼的书写谱系当然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现象。其实,李白并没有真正搁笔罢休,他心有不甘,多次写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孟浩然也写过“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还有陆游“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苏轼“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黄鹤楼的诗写就这样不断扩展,成为一个诗写竞争场域。
      确实,越是有名的地方,诗人们越想一试身手,一比高低。诗人是一种激情的动物,往往在强力打击和强大激励之下,才有创造力的猛烈爆发。
      庐山亦是如此。庐山是一座诗山,是被历代诗人歌咏最多的文化名山。从司马迁“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到陶渊明、昭明太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等,史书记载有1500余位名诗人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
      对庐山的书写,可以说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的诗歌事件和诗歌奇观。李白五上庐山,为庐山写过40多首诗歌,著名的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等;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四年,写下著名的《琵琶行》,在庐山上建造草堂,称“匡庐奇秀甲天下山”;苏轼在庐山留下多首佳作,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好诗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曾经有一位著名诗人私下和我说:越是采风主题创作,越是压力很大,因为这种时候写出来的诗会有一个比较,谁也不想输给别人,让读者失望,所以每次我都特别重视。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不少诗人的代表作是在采风中创作出来的。我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诗刊》组织的一次甘南草原采风,产生了不少佳作,其中阿信的《河曲马场》已成为其代表作之一。
      围绕紫蓬山的诗歌书写也是如此。紫蓬山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紫蓬镇南,自清代便有“庐阳第一名山”之称。紫蓬山以怪石、奇树、碧水、珍禽为四大特色,1992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紫蓬山上有始建于三国时代的西庐寺、宋朝的白云寺,周瑜读书处、洗砚池、文昌阁、三国名将李典之墓等名胜。因各种原因,历史上关于紫蓬山的名诗名作不多,紫蓬山管理者深知唯诗歌能为名山加持,唯诗歌能弘其声名扬其光彩。所以,近些年,紫蓬山举办了多届诗歌节,邀请全国诗人前来,目前,已产生了不少好作品。
      就我目前看到的书写紫蓬山的作品,好诗佳句还是不少,我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我喜欢坐在一树桃花下/想春天的风/想燕子带着桃花,回到巢里的……爱情(金铃子)”;“太阳落了。暮色改写山体就像我们/在追忆里改写人生。但是/不要怀抱幻想。别以为重来一次/就可以不再爱了(李壮)”;“云轻,路慢,曲径通幽/松林、杉林,孔雀树、巨型紫薇/皆有暗示”(田湘);“西庐寺有飞檐虚指/有暗影抛下/—— 一根细长且陈旧的软梯(孤城)”;“隆冬,大雪连日,天空昏暗如/灰色的蹼。庐州被积雪埋没,/不得动弹,仿佛一支在封冻的/海域上等待破冰船的舰队(叶丹)”……抒情抒怀,各自书写,都诞生于紫蓬山中。
      紫蓬山,如能将这种诗歌书写坚持下去,并激发当代诗人们的竞写之心,也就有可能成为新的诗歌胜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