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总工会: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推动全市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中国梦·劳动美——颂歌献给党·奋斗新征程”德阳市2021职工文艺汇演。2021年12月,德阳市总工会召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入会工作推进会。
十年踔厉奋发,十年踵事增华。
十年来,德阳市总工会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以贡献中国梦为主题、依法维权为主线、服务职工为宗旨、改革创新为动力、“八大工程”为抓手,团结带领全市广大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在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团结广大职工建功立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努力奋斗,各项工作都取得重要进展和新成效,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推动全市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胜利贡献工会力量。
□莫红 何永 (图片由德阳市总工会提供)
维护核心 引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这十年,德阳市总工会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培根铸魂。
维护核心更加彰显。坚持把团结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提升政治站位,着力活化理论武装形式、深化思想认识基础、强化职工精神引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近职工身边,走进职工心里,引导广大职工群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先进文化更加繁荣。各级工会常态化举办“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创新开展百万职工有奖知识竞答,启动“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讲、“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玫瑰书香家庭文化建设年”等主题活动,推动全社会文化进步。充分发挥全国、省级、市级464家职工书屋示范带动作用,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各级工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承办四川省“关爱职工在身边·志愿服务再出发”全省职工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德阳系列活动,鲁鹏、张黎等多名志愿者评为“全国最美志愿者”“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我们的魔幻世界”等多个志愿服务项目评为“四川省优秀职工志愿服务创新项目”,德阳市总工会被德阳市委表彰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
围绕中心 动员职工立足岗位建功新时代
这十年,德阳市总工会团结动员职工立足岗位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充分彰显。
竞赛量与质齐升。紧扣党委政府经济工作重点,多层次、分行业、大规模组织职工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等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覆盖职工300余万人次,规模以上企业劳动竞赛参与面达95%以上。组织引导职工广泛参与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和“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60余万件,实现技术革新3007项。14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入选全省100强,4项“职工先进操作法”入选全省30强。
产改点与面齐进。主动履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牵头部门职责,启动第一批市级层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每年支持5家市级产改企业开展试点工作;实施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百企行动”,每年投入200万元支持入库企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动产业工人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市县两级工会产业工人兼(挂)职副主席9人,德阳市第七届劳动模范产业工人57名、占比57%,首届“德阳工匠”、德阳市“五一劳动奖章”产业工人64名、占比83%。
劳模“评”与“弘”齐驱。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累计推荐评选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175名,五一劳动奖章85名、五一劳动奖状69个,工人先锋号113个,四川工匠6名,德阳工匠36名,建成各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88个,其中女劳模(女职工)创新工作室7个。探索推进劳模管理与服务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发放各类劳模慰问金、困难生活补助2574.6万元,慰问劳模1.5万人次。组织国省市劳模健康体检1568人次,推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服务连心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共赢促稳
这十年,德阳市总工会架起连心桥、当好“稳压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共赢促稳。
维权机制基本健全。市县两级政府与同级群团部门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化运行,联席会议解决事关工运事业和职工切身利益事项67件,参与涉及职工权益的法规规章、政策文件、改革方案修改制定137件次,县级工会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工作平台基本建成,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4047个、劳动法律监督组织4279个,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劳动法律监督工作格局。
维权实战成效显著。实施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扩面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签订集体合同4.29万份、各类专项集体合同1.99万份。德阳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先进做法先后得到省总工会、全国总工会高度肯定,批示全省全国推广。连年开展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的群众性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活动,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活动,覆盖农民工群众30余万人次,办结农民工维权案件213件。2021年,德阳市总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评为“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成绩突出先进集体。大力支持女职工维权服务,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进一步得到维护。
个案办理广获好评。发挥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工作平台、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惠民帮扶中心等窗口作用,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接待职工来访2.36万人次,办理维权案件3670件,挽回经济损失4921万元,职工代表赠送感谢锦旗67面。
贴近人心 职工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这十年,德阳市总工会倾情办实事、当好工会“娘家人”,职工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服务职工最实在。用情帮扶特殊困难职工,千方百计打赢城镇职工解困脱困攻坚战,如期实现2.15万余户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同步迈入全面小康。深化“四季送”活动,发放送温暖慰问金1.973亿元,慰问困难职工、劳模先进、特殊岗位职工39.4万人次。组织实施抗疫、减灾、高温保卫战等专项慰问行动,发放慰问金3870余万元,慰问一线职工13.4万人次;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实现应帮尽帮、应扶尽扶。真金白银惠职工,开展普惠活动68次,投入资金1200万元,惠及职工160万人次。紧贴职工刚需加速服务站点建设,建成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116处、“妈咪宝贝”示范点45个、“职工心灵驿站”示范点85个,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服务乡村最用力。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市县两级工会主动担起结对帮扶责任,倾情倾力履行帮扶责任,决胜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为受扶地发展、帮扶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帮扶3个乡镇43个村,贫困户1000余户,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102.14万元,改扩建27个基础设施,发展23个特色产业,协同实现脱贫463人,培训农民工1.73万余人次,助学农民工子女3300余人。
服务发展最给力。倾力助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全市复产复工企(事)业单位职工防疫保障清单,出台工会助力企(事)业复工复产14项具体举措。推出工会落实“高质量推动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重点工作”18条措施,组织全市工会围绕中心推动拼经济搞建设,动员广大职工在“重返前三”中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