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品
《草鞋县令》精益求精攀登文艺高峰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婷 余如波
“10月以后,川剧《草鞋县令》就要开启全国巡演了!我们要用更好的状态感谢大家的喜爱和支持,向观众汇报我们最新的创演成果。”9月28日,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说道。
就在半个月前,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与四川省川剧院联合提升打造的大型原创川剧《草鞋县令》斩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时隔15年文艺川军再攀高峰获文华奖。
文华奖是文旅部设立的国家舞台艺术政府奖,也是该领域的最高奖项。川剧《草鞋县令》能够从39部来自全国各地的精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获得文华大奖的15部作品之一,离不开主创对艺术品质的极致追求和不懈努力。
《草鞋县令》的故事主角来自四川什邡市民间,这位年过花甲的官员亲民接地气,再配以川剧的特色表达和剧目本身的现实意义,剧目质地独树一帜,加上“高水平演绎、临场表演完整”,因此“征服了评委”。“好戏是一场场演出来,不断积累打磨出来的。”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会长杜建华评价。
的确,最初的《草鞋县令》是作为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与四川什邡联合打造的校地项目,旨在为师生提供舞台锻炼机会,借专业队伍传播地方文化,可以说是一部“草根”川剧。2018年首演后,剧目在巡演中稳扎稳打,不断听取专家意见,一路闯入四川艺术节,进入中央党校演出,入选文旅部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逐步得到各地观众的肯定。
为了角逐文华大奖,主创团队在70余场巡演中不断“磨戏”,整部剧从立意上进行二次深度开掘,不惜删掉两个章节重新编排,台词、音乐也进行了“大换血”,主演陈智林减重10多公斤,全团上下130余人每天排练无人迟到,让每个角色在舞台上都有灵魂、有精神、有血有肉。新版《草鞋县令》实现了价值向度、内容聚焦、审美空间、表演创造等多个维度的拔节生长。不懈的艺术追求背后,离不开科学的决策和真金白银的支持。以《草鞋县令》为例,该项目在什邡政府的支持下创排,后入选各种国家级展演不断获得经费与嘉奖。在提升打磨过程中,先后获得四川省文旅厅重点支持项目的600多万资金支持,还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四川省艺术基金共计240万元的支持等。
川剧《草鞋县令》是文艺川军攀原登峰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共有15部作品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191部(件、幅、人)作品(艺术家)获得(入选)全国大奖(重点工程),影视作品每年至少有1部作品在央视播出,全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机制逐步成熟,总体实力不断提升,正向全国第一方阵积极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