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老渔民的“退”与“进”
-
□南充市顺庆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黎涛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斌
“大家发现垃圾要及时清理,注意安全,出发!”9月26日下午,在嘉陵江顺庆段的南充港附近,南充志德打捞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志德正在给公司的江面保洁人员安排任务。随后,大家驾船前往各自负责的水域进行作业。
“干这活,还是要我们这群老渔民,不仅船划得好,水性也好。”在其中一片水域,公司员工李培林拿着一根网竿,轻轻挑起江面上的漂浮物。李培林告诉记者,这批员工都曾是嘉陵江上的渔民。
2019年12月,南充市顺庆区启动渔民“退捕转产”工作,配套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辖区141户渔民转产上岸。一个月后,嘉陵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实行为期10年的全面禁捕。
“转换角色已成定局,上了岸又能做什么?”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嘉陵江顺庆段以及高坪段等江面保洁要常态化开展,需要熟悉水域、懂水性的江面保洁公司,而当时市场上这类公司没有几家。
经过前期市场调研,敢想敢干的“老渔民”陈志德决定来做这个事。他筹款购买了13艘江面打捞船,带着20多名渔民成立了公司,承接嘉陵江江面保洁打捞业务。
“嘉陵江养活了我们,现在轮到我们来守护嘉陵江。”陈志德说,为了做好这份工作,打捞队员不畏辛劳,在夏日高温时节,大家作业时被晒得脱层皮;在寒冷的冬季,队员经常被冻得手脚生疮。
据统计,公司成立以来共巡河85600多公里,打捞垃圾130余吨,提供问题线索58条。正因为有这样一群“河湖卫士”,嘉陵江顺庆段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以上,潆溪河、芦溪河、西充河、渔溪河水质长期平均稳定在Ⅲ类以上,全区水体优良比连续三年达100%。
“看上去我们‘退’了一步,但在保护河湖的道路上是‘进’了一大步。”望着清澈的江面,成群的鱼儿,陈志德黝黑的脸上挂满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