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定信念担重任 凝神聚力谋发展
-
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考察队。
□马院宣(图片由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
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四川省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大力开展理论阐释宣传普及,着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学院发展
“希望在新的起点上踔厉奋发,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一流马克思主义学院,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学术研究的高地和理论阐释宣讲的阵地。”西华大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四川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将其建设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纳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学校党委常委会、校务会定期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协调资源、系统推进发展;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和分管校领导多次带领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及时研究解决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条件保障等发展中面临的实际困难。近年来,西华大学校领导坚持每学期按课表上讲台为学生讲思政课。
西华大学党委出台了《中共西华大学委员会关于四川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实施方案》,将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在政策支持、师资配备、经费支持、条件支撑上予以保障,单列思政课教师专项津贴和职称评审条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协同机制。
凝练学科特色学科建设水平上台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将其作为学院发展的源头活水。学院对标对表四川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任务,以特色凝练为牵引,以团队建设为依托,以学科平台为支撑,以专项建设工程为抓手,强化科研组织,精准发力,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2019年,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被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评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先进单位,连续两年入榜“软科中国最好学科”。2020年获批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
近3年来,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学术成果领航工程”“学术成果培育工程”“学科人才引育工程”等40余项工程,强化科研对学科发展的支撑。近3年,承担“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区的实践与历史使命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等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和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各类项目200余项。2021年获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共5项。
学科平台建设是凝聚学科力量和打造学科特色的载体。在网络思政领域,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平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四川)、四川省易班建设工作平台——四川省教育厅易班建设与发展中心2个平台。在农业农村现代化领域,依托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2021年新增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
强化课程建设打造铸魂育人“金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紧紧围绕课程体系、教学运行、教学质量、教学研究等方面,持续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
着力打造思政“金课”。坚持“大思政课”理念,坚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探索形成“五点一线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形成了“悟原理—重实践—强协同”的教学特色,实现了“课堂+实践+网络”育人新格局。《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5门课程成为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和示范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导读》入选“四川省第二批高校思政工作课程育人精品项目”。依托教育部网络“易班”开展大学生思政课网络平台建设试点项目,积极推进“青梨派”思政课在线学习及实践教学成果展示平台建设。
锐意创新实践教学。西华大学组建教学团队,以郫都区战旗村、建川博物馆、汶川水磨镇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基地群,构建实施“面—点—面”实践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学生人数多、组织难的问题。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线上+线下实践教学模式,突出问题导向,直面热点难点,学生思政课实践成果在易班平台展示,校内外学生点击学习达4万人次,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注重发挥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坚持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思政课日益受到学生喜欢,思政课改革成效显著,得到领导、专家、同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也曾多次报道。
发挥学科优势理论阐释宣讲有声有色
近年来,学院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将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基层宣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取得良好效果。
学习宣传有广度。《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栏,西华大学官网开辟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栏获评“全国高校优秀网站”优秀奖。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拓展网络宣讲阵地,将大讲堂与微课程相结合,开展“云上”宣讲。“彝海结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成功典范”获得“四川百万大学生同上‘四史’大课”系列课程优秀课例。完成四川省委宣传部委托录制的“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思想政治公开课宣讲视频。
理论阐释有深度。瞄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围绕党的创新理论,组织学院教师开展理论研究,在光明日报客户端、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四川日报》、“学习强国”等刊发理论阐释文章80余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基层宣讲有温度。成立“西华大学新思想新理论师生宣讲团”,30余名宣讲团成员结合专业知识和自身感悟,走机关、进社区、入企业等开展对象化、互动化宣讲200余场次,受众超过3万人次。1名教师入选“四川省干部教育名师”。2019级研究生赵赋聪受聘为四川省委宣讲团新时代文明实践青年宣讲分团成员,赴成都东软学院等高校为在校大学生作专题宣讲报告,受众达3000余人。
坚持立德树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是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聚焦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学院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毕业生竞争力为核心,以夯实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进行了积极探索。
专业建设上台阶。围绕“能说、会写、善思、明辨、有情怀”的思政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体现专业特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和一对一考研辅导制,持续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立四川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项奖学金,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近年来,学生考研上线率逐年上升,被录取的学生中60%以上进入四川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深造。2019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批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研究生培养提质量。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导师责任,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营造学术氛围,强化实践教学。研究生生源质量不断提高,一志愿报考率、上线率逐年创新高,研究生就业质量数量双提升,8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高校、部队、国有企业等单位工作。
社团引领有力量。成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等社团,社团成员覆盖来自全校21个学院的200余名学生,凸显青年学生的朋辈引领力和感召力。2021年学生在“学习强国”等平台发表理论文章和学习心得60余篇,开展线上线下的“读经典—悟原理—重实践”系列活动,受到党建网、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平台关注、报道,学生学习新思想新理论的热情不断高涨。
风正好扬帆,奋楫新征程。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展现学院的使命担当,谱写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篇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