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着丰收的喜悦 蜀乡大地再出发

    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奏响四川“三农”新征程最强音


  • 俯瞰天府农博园。 吴聃 摄

        

    □暮冬
      秋分时节,丰收在即。9月21日,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成都农业博览金秋消费季(以下简称“金秋消费季”)启动仪式在成都新津天府农博园正式举行。作为今年丰收节的首场活动,金秋消费季的启幕,正式擂响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的战鼓,标志着全国“三农”领域盛事进入“四川时间”。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透露出鲜明的重农信号,彰显着“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
      四年之后,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首次选择西部、落户四川、选址新津,将目光和视线瞄向天府之国,聚焦这方物产丰富的农业沃土。
      礼赞丰收、庆祝丰收,带着丰收的喜悦,在新津、在成都、在四川,带着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嘱托再出发。

    唱响丰收的欢歌
    收获时刻,主会场活动为全川丰收歌唱、为辛勤劳动歌唱
      沿着乡村公路前行,田野上到处是农机的轰鸣,洋溢着丰收的欢笑。
      欢笑,来自历史深处的传承。距离丰收节主场馆直线距离8公里,就是宝墩遗址,这里承载着4500年前巴蜀先民种植水稻的历史记忆。以此为原点,古蜀先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开拓的农耕之源,早已形成刻入川人基因里的农耕传承。
      欢笑,来自对当下丰收的礼赞。翻滚的稻浪之中,一座金色场馆引人瞩目——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馆设在天府农博园,迎来了丰收与欢庆的时刻。
      时间回到2018年,天府农博园建设正式启动。以“永不落幕的田园农博盛宴、永续发展的乡村振兴典范”为目标,以“田间地头办农博”为指引,总面积113平方公里的天府农博园拔地而起,勾勒出一块集纳“室内展馆+室外展场+林盘展区+大田展区”的博览空间。在核心区天府农博岛,以及农博·兴义镇、文博·宝墩镇、渔博·安西镇三个城乡融合发展片区,持续耕耘开放合作创新、参与主体创新、体验形式创新、会展周期创新等多种样态为一体的“实验田”。
      作为四川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的“窗口”和样板,天府农博园将在9月23日以全新的姿态,承办自启动建设以来重要的“三农”活动,“试验田”迎来开花结果的丰收时刻。
      视野放宽,全川范围内,丰收的喜悦同样回荡在阡陌间。
      在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全村5760亩水稻喜获丰收,稻谷产量比去年增加8.8万公斤,是12年来最好的一年;在最后开镰的川东北地区,达州、广元、巴中等地的水稻测产数据陆续出炉,在极端高温干旱的冲击下,各地水稻等主要秋粮仍然稳产丰产……统计显示,全省已收割水稻约2500万亩,接近总量的九成,无论单产还是总产,基本与往年相当。
      收获秋粮,充裕谷仓。多年来,秋粮占全省全年粮食产量八成以上。秋粮的稳产丰产,预示着四川在完成年度粮食生产任务的答卷上又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伴随着丰收的答卷,向劳动致敬的歌声更加响亮。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四川省首届“稻香杯”·丰收奖颁奖仪式在成都举行,现场宣读了对25个四川省“稻香杯”优质米获奖品种、150个“四川省农业丰收奖先进集体”、296名“四川省农业丰收奖先进个人”的表彰决定。同时,首届“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开赛……
      一个个表扬丰收、聚焦农民的活动,让全川农民兄弟的参与感、成就感、自豪感、荣誉感不断提升,新时代“天府良农”的新风采和新风貌不断展现。

    耕耘希望的田野
    丰收后的田野上,正在孕育“天府粮仓”更大的丰收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出发点和立足点是调动农民兄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农民职业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落户四川、选址新津,对四川这个农业大省意味着什么?
      有人说,这是一记再启新征程、勇担国家战略的“发令枪”。
      放眼全局,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和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四川全力推行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国家战略。在四川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重粮的信号鲜明:设置“大国粮仓”科技馆,高规格举行四川省首届“稻香杯”·丰收奖颁奖仪式,推出25个优质米品种和一批先进典型……
      回首来路,谷非地不生,种非良不丰。近年来,四川从聚焦耕地和种子这两个事关粮食生产的关键核心入手,打出粮食稳产增产的“组合拳”。
      通过整合涉农科研院所资源、组建四川省现代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续打响种业翻身仗、助推川种振兴。四川连续三年下达粮食扩种任务,全面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田长制,持续高投入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不断筑牢农业大省的丰收底座。
      有人说,这是一次锚定目标、毅勇前行的“再出发”。
      在主会场活动举办地——新津,围绕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该区全力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扩面。迄今,新津区累计建成“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宜机作业”的高标准农田13.24万亩,占耕地比例位居全省前列。
      良田必须粮用。四川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持续改善粮食作物生产条件;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为核心,层层传导粮食稳产增产压力……全省上下,扎紧“米袋子”正在从共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眼下,正在推进更大范围、更多层级“丰收”。以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川举行为契机,全省正加速链接起城乡资源要素,并通过各类场景实现资源要素的充分流动与系统联通,推动乡村地区成为承载并创造新功能、新竞争力的战略性空间。
      丰收的四川大地上,正在孕育“天府粮仓”更大的丰收!
      以新津为例,该区正在推进更大范围、更多层级“丰收”。以天府农博园为节点,围绕“农博引领+乡村振兴”战略主线,加速链接起城乡资源要素,并通过各类场景实现资源要素的充分流动与系统联通,推动乡村成为承载并创造新功能、新竞争力的战略性空间。
      围绕“产业建圈强链”,新津成功引进现代乡村产业化项目40余个,总投资超过75亿元;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持续增加;以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抓手,划分形成4个镇级片区和7个村级片区,以功能复合的比较优势厚植现代农业农村发展优势……
      蜀乡希望的田野上,播撒着更大的希望;丰收后的四川大地上,正在孕育着更大的丰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