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轨工作卫星超500颗
航天科技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
“祝融”探火,在遥远的火星留下了属于中国的印迹;“羲和”逐日,实现了中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天和”遨游星辰,把家园拓展至浩瀚星空;神舟十二号、十三号乘组圆满完成飞行任务……过去一年,中国航天逐梦太空不断取得新进展。一次次飞跃,不断刷新着中国航天的新高度。
●在深空探测领域
探月工程“绕、落、回”圆满收官,嫦娥五号带回1731克月壤;
天问一号实现中国航天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国印迹。
●在载人航天领域
自2020年以来,我国成功实施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共6次飞行任务,圆满完成了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任务目标。
●在农村及边远地区
通信卫星为1.4亿多户家庭开通直播电视,提供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农村电商等服务。
●在大众出行、智慧物流、远洋运输、精准农业等领域
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为物资运输、人员流动提供精准定位导航。
……
“目前,我国在轨工作的各类卫星超过500颗,航天技术与服务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支撑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数字中国建设等发挥重要作用。”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说。
2022年,中国航天依旧“忙碌”。中国空间站将完成在轨建造任务;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测重大任务正式启动工程研制,中国航天行星际探测不断拓展新征程。未来还将陆续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探测器,开展任务关键技术攻关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其中嫦娥六号计划到月球背面采样,并正在论证构建环月球通信导航卫星星座。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