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经济时代浪潮上,“新农人”们走上“头条”


  •   西昌葡萄成为“山货上头条”重点推介的产品。   抖音电商供图

        

    □唐堂
      凉山州西昌市地处横断山脉,海拔高差悬殊大,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年平均温度17.2℃,雨量充沛,非常适宜葡萄种植。
      当地村民皮海波把握住了这一自然禀赋带来的商机。通过一年多的运营,他在抖音里的账号已吸引近10万粉丝。抖音小店展示的18件商品中,最高销售量已达到2.9万单,高端葡萄阳光玫瑰的价格达到了每斤33元。
      让土特产变成畅销货,带货演变成“新农活”——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直播间变成了“大卖场”。
      新机遇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大卖场”,“电商助农”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热词”。随着信息技术与农货销售不断嵌入衔接,电商正成为不少农户推销农产品的重要渠道。
      最近,抖音电商“山货上头条”助农活动走进四川和重庆,开设“风味川渝”线上专区,推介会理石榴、西昌葡萄、重庆小面、江津青花椒等农特产。
      不只是推介产品,通过抖音电商短视频、直播、泛商城等方式,助力地方推广农产品品牌,助推川渝农户增收及农业产业发展。
      数字技术的红利,农货销售的升级……丰硕的“带货成果”表明,“山货上头条”带来的不仅是货通南北的“俏销”,也有农特产得以全面展示的便利。
      在短视频平台助力之下,直观的视觉体验让区域特色产品展现了更强的魅力:会理石榴色泽艳丽、味甜汁多,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果肉紧实的西昌葡萄,栽培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时期;多种辣椒共同调制,麻辣鲜香的重庆小面延续着几代人的手艺与市井烟火;慢熬牛油,辣椒、豆瓣酱、花椒、香料炒制的川渝火锅底料,牵引着各地食客的味蕾……
      看过去,我们从来不缺乏自然的馈赠,所缺少的,是从田间到餐桌的“直通车”。
      看现在,短视频电商助农项目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数字经济时代下,现代农业的发展诉求——消费引导生产,生产带动民生,沿着这样一良性循环推进,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看未来,“山货上头条”电商助农项目将带来买卖双方的多赢,让田野上的劳动果实能够快速地兑换成收入,将带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更多获得感。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下,电商直播赋能传统农业,催生新业态,让更多“打工人”转化为“新农人”。
      如何让这一转化更加“高质量”?电商平台在探索更多模式——在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四川省电子商务协会的指导下,“山货上头条”在重庆市、四川省西昌市等地开展了电商专场培训会,与地方农货商家及电商“新农人”共同交流探讨农产品销售技巧。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山货上头条”项目组借助流量激励、货品补贴、专项运营、直播答疑等方式,不断帮助川渝农货商家提升内容电商质量、拓展销售规模,共同推动区域重点农特产产业带发展。
      活动期间,该项目组还联动更多电商“垂类达人”及地方“新农人”,参与创作短视频和直播内容,展现川渝乡村的独特风情。
      农货销售是三农经济直接的“晴雨表”,“山货上头条”电商助农项目借助抖音电商,让地方特色农货走向大江南北,助力地方打造农产品品牌,推动农特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经济发展。2021年,共有179.3万款农特产品通过抖音电商卖向全国,抖音农村视频总获赞量129亿,农村视频创作者收入同比增长15倍。更多的“新农人”为自己的家乡代言,化身“种草官”,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方式,为家乡农产品推广助力。
      农特产品卖向全国的背后,消费者买到了实惠和满意,“新农人”得到了收入和期盼。更多的“新农人”将搭上数字经济“快车”,奔向属于他们自己的“头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