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翰林院子耕读风

  •     

    □潘鸣
      行走在这样一片幽宁古朴的川西村庄,恍若置身昔日梦境。
      平整如镜的田畈上,翠绿的稻禾刚刚吐穗,村路蜿蜒交织,清溪如练缠绕。有一片院落聚群比邻,一色粉墙青瓦,显然是翻新建设过,却又保持了早先四合院的本色格调。院门是双扇实木的,门楣不贴纸对,悬了匾额,镌刻意蕴古雅的楹联。家家户户掩映在茂密的竹树林盘中,人从炎阳下闪入浓荫,无风也生凉。
      这方幽境是什邡马井翰林院子。它位于马井镇双石桥村。有住户60余户,鸡犬相闻,民风淳朴。清朝年间,此地因先后出过两位翰林而扬名,其中尤以翰林罗光烈的故事传播影响广远。
      小坐一家农院的竹林边,边乘凉边听村中古稀老人讲述翰林院子的前世今生。
      湖广填川时,罗光烈先祖举家千里迢迢迁徙到双石桥村。罗家祖传耕读兼为的家风,为了勉励子孙后代勤耕苦读,300多年前,家族长者特意于院前植下5棵红豆树,意寓“五谷丰登”“五子登科”。说来神奇,随着红豆树逐年茁壮生长,罗氏果然家业与日兴旺,子嗣奋发有为。到了光绪年间,后人罗光烈更是自幼勤勉好学。他白天随大人下田辛勤劳作,夜间挑灯痴迷苦读。25岁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供职国史馆多年,又奉调京师大学堂执教,曾参与变法维新。后来回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四川大学前身)。罗翰林一生好求古训,思想开明,博通经史,兼习天文历法。出任尊经书院山长时,他打破制艺藩篱,在院课经史词章外增设了理学、算学两门学科。他对于算学尤喜钻研,著有《几何学发微》一书,在知识界影响很大。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年版《中国人名大辞典》对他的学术造诣有专门记述。周遭乡邻莫不仰慕,纷纷效仿罗氏耕读传家之风范。双石桥村一带,短短几十年间,相继出罗光烈、刘青照两位翰林,还有一位农家子弟周进爵,多年苦读却屡次赴京应考不中。其锲而不舍的求学图进精神感动了朝廷,获得御赐恩科进士。
      新中国成立后,翰林院子的耕读传承注入了新鲜时代元素。双石桥村及周边村社李显清、黄代坤一批翻身农民自发成立了马井农民创作组。集体劳作之余,他们夜里点着油灯、照着竹篾火把搞创作,其作品被《工农兵丛书》《四川文艺》《人民文学》等各级报刊发表,新华社、人民日报、四川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过他们的传奇故事。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乡村耕读风尚蔚然重振。多年来,远近农家少年常来翰林院子,听村人讲述先贤用功求学的故事,对着5棵古老的红豆树许下发奋学习的理想抱负。在新近编撰的《马井乡村史合辑》中,有关双石桥村和翰林院子的部分存有“本村大学生名录”,累计达133人之多!其中有当年考入清华的优秀学子,有已经担任名牌大学教授的栋梁人才,有学成归乡成功创业的公司总裁。
      如今,每逢好天气、节假日,四方游客纷纷来翰林院子游览体验,感悟耕读风尚,领略田园风光。
      翰林院子,一蓬老树,连枝新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