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设绳桥 成功救出 25 人


  • 7月12日在平武县木座藏族乡拍摄的一处公路。 新华社发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荣昌
      7月12日5时许,强降雨致绵阳市平武县木座藏族乡和平村、民族村、新驿村以及木座水电站受灾,有人员被困,公网通信中断。
      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报后,立即调集消防救援力量开展救援。“连夜暴雨导致河流改道,河水径直冲上木座藏族乡场镇街道并迅速漫过路面。”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部分居民来不及撤离,被困在各自住所中。街面水流湍急,现场救援人员利用装载机进入街道,一方面搜寻被困者并进行转移,另一方面查看内部情况。
      经过了解,街上还有25名被困群众,其中18人被困在一栋三层独栋小楼,包含1名婴儿,另外7人在邻近的一座平房内。“由于现场情况比较复杂且降雨不断,路面无法通行,我们利用无人机侦察,最终确定沿着山边小路绕行至三层小楼对面的乡政府办公楼,在楼顶搭设绳桥进行营救。”上述负责人介绍。
      13时15分,消防救援人员走过一段崎岖小路后到达三楼阳台并正式展开营救。消防救援人员通过呼喊让被困群众远离围栏,同时用牵引绳送去一部对讲机进行联络指挥,“请按照我们说的步骤行动,先在护栏上垫棉被,然后将绳索捆绑到固定支点,缠绕3至4圈后打结,务必确保牢固。”随后,消防救援人员架设绳桥,两人先后横渡到对面。
      13时40分许,救援行动正式开始,被困群众逐一被转移上岸。15时许,消防救援人员怀抱被困婴儿并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其母亲也紧随其后获救,被送上救护车。
      15时40分许,经过2个多小时的连续救援,25名被困群众均被成功救出。
      目前,我省已启动四级防汛应急响应,当地调派救援力量共计178人分4个小分队赶赴现场,救援抢险工作正有序进行。

    记者直击
    平武县避险转移700余名群众
    住进安置点 大家比较安心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7月12日晚9点过,平武县职业高级中学男生宿舍一楼,木座藏族乡民族村70岁的村民雪血正在房间休息。走廊里,同村村民的交谈不时让她轻笑出声。因为暑假而暂时空置的宿舍楼,成为因山洪避险转移村民的临时安置场所。
      当天,记者从平武县了解到,12日5时许,木座藏族乡受上游短时强降雨影响,暴发山洪,该县部分国道路段路基被冲毁,受灾乡镇电力、通信中断。木座藏族乡下辖3个村组及木座水电站受灾,有人员被困。
      险情发生后,绵阳市及平武县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紧急展开道路抢通、抢险救援等各项工作。随着道路被抢通,雪血和邻居在15时左右脱困,随即被转移到近40公里外的平武县城。
      截至12日15时,灾害已造成2人死亡、4人失联,G247国道K990+100处、K960+500处公路断道,受灾区域成功避险转移700余人。
      当晚,记者冒雨赶到平武县职业高级中学安置点时,远远就能看到宿舍楼里橘黄色的灯光。走进安置点,几位村民正在走廊里聊天,志愿者们正从楼上搬运被褥下来。每个房间有8个床位,分为上下铺,房间内都有厕所。整个安置点共启用19个房间,共计安置95名群众。
      记者见到民族村党支部委员三三时,他正在安置点走廊和村民聊天,大家正在讨论雨停了回去如何打扫房间。三三告诉记者,一楼主要安置老年人和小朋友,整个安置点的群众中,年龄最大的已经90多岁了。“每个人都有被褥,还发了洗脸盆、牙具等,大家现在比较安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