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皮车,是童年美好的回忆

  •     

    网上心语
      网友“骨头脾气大”:1996年的寒假,我第一次坐上成都到重庆的绿皮车,放假了去亲戚家玩。印象当中车票是7元钱,13个小时总算到了菜园坝车站,下车之后两天都觉得还在车厢里摇晃。今天看到成渝线上的绿皮车已经70岁的新闻,那年的记忆又回来了,我的青春,我的同学,大伯慈祥的脸,父亲的笑容,还有充满快乐的童年。
      网友“YCC”:我是内江人,成渝铁路上绿皮火车的鸣笛声伴随了我整个青春。小时候,老家和铁路隔着一个山坡,每当听到“呜呜”声就飞快跑上坡顶,认真欣赏“火车侠”驶过;中学,家住5楼,阳台上可以看到铁轨和火车全貌,晚上睡觉听到鸣笛声却不觉得吵,反而睡得很安心;大学,背着被褥坐着绿皮火车去重庆,摇摇晃晃,心情澎湃,充满期待,车票便宜到我不好意思使用学生证打折。今年“她”已进入古稀之年,我也到了而立之年,但她的鸣笛声却是我永远的“摇篮曲”,让我时刻感到踏实、温暖。
      网友“李宁”:小时候能坐上火车是很牛的事,可以炫耀很久很久。坐过火车的人会问:你猜猜,从遂宁到成都火车要经过多少个隧道?作为农村出来的80后,高中毕业才第一次体验坐火车,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坐上火车离开家乡出去闯荡,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网友“张馨予”:永川—栏杆滩—临江场—柏林—朱杨溪—江津—茄子溪。小时候的味道扑面而来。每年暑假放假第二天,中午12点多,我们就会坐在永川站等候这一班车,下午6点绿皮车把我们送到姑婆家——茄子溪。没有手机,通信也不发达,都靠这一班火车准时把我们送达。等儿子女儿长大,一定带他们再坐坐绿皮车,感受妈妈的童年。
      网友“十万个为小米”:童年记忆里绿皮火车上的红烧牛肉面永远是最香的。
      网友“范琳”:听多了机器的报站,绿皮车上全靠列车员叔叔吼的报站感觉那么有人情味。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