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票员王瑜斓:

    “工作中有很多可爱的事情”


  •   成渝高速铁路永川东站售票员王瑜斓。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成博
      成渝铁路长河碥站和成渝城际铁路永川东站,相距25公里,这两个站点看似毫不相关,却因一对父女而有了奇妙的联系——这对父女,父亲名叫王军,现任长河碥站车站值班员;女儿名叫王瑜斓,现任永川东站售票员。在成渝之间的铁路线上,类似王军和王瑜斓这样两代人乃至几代人“接力”上岗的铁路人有很多,他们热爱铁路,见证着铁路交通的发展变迁。

    两代人、两种工作环境:
      “铁路交通的突飞猛进超出想象”“我父亲对铁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王瑜斓说,“父亲一直在长河碥站,我小时候,如果他工作不是特别忙,就会把我接到站上去住几天。”回忆那些日子,王瑜斓依然激动,“因为能近距离看火车。”
      王瑜斓的父亲王军,今年51岁,从1989年起就在成渝铁路长河碥站工作,这是一个相对偏远的地方,可王军一待就是30多年。王瑜斓说:“我最终进入铁路系统工作,是受了爸爸很大影响的。”
      王军与王瑜斓,两代人的工作环境截然不同。“我父亲所在的长河碥站,以行车为主,其工作更多是在夜间,工作节奏相对来讲也要舒缓一些。而永川东站因为是成渝城际铁路重庆段沿线客流量最大的站,车次多,每天需要服务的人也多。”
      从小就耳濡目染,再到进入职场,王瑜斓算得上是一位成渝铁路交通的见证者,今昔对比,王瑜斓深感成渝两地间铁路交通的变化是突飞猛进的,“小时候看到的火车,运行速度很慢,而现在成渝间最快1小时可达,这种发展速度,是以前难以想象的。”
      虽然同在铁路上工作,但因岗位不同,王瑜斓每月与父母见面的时间并不多。“在铁路上工作,过年过节就是我们最忙的时候。以前爸爸总是在春节的时候加班,现在我也是。自参加工作后,我妈妈已经连续两年一个人过除夕了。”王瑜斓说,对于自己和父亲的工作,母亲给予了最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一个岗位、一片热情:
      “售票员的工作并不仅仅是操作票务系统”刚到永川东站工作的时候,王瑜斓也感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但慢慢地感到了铁路工作的意义。“我的工作和票务相关,看似一张小小的车票,但却是很多人回家或追逐梦想的‘希望’。春节期间,当看到旅客买到一张车票连声说谢谢的时候,看得出来他们内心的喜悦,也把这种心情传递给了我,让我知道售票工作的意义。”
      “父亲是我铁路工作上的引路人,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会结合自己在铁路上的工作经验给我很多建议,告诉我如何去服务旅客、如何去疏导他们的情绪。”经过和父亲不断地沟通交流,在工作了两年多以后,王瑜斓才逐渐适应了自己的工作,并从中发现了很多“可爱的事情”。“比如有一次,我在站台上执勤。一列火车到站,旅客纷纷下车,我当时穿着制服,正对出站旅客进行引导,一个小朋友见我,拿了一个水果递给我。”王瑜斓说起细节,语气里充满了感动。
      “也有一些旅客,他们可能想把自己的票改签到更早的一班,自己在12306刷了很久也没刷到余票,于是来找我。”王瑜斓说,有几次刚好她帮旅客刷的时候遇到了有的旅客退票的情况,“帮旅客成功改签后,他们都会很热情地向我表示感谢。我觉得那个时候他们脸上的笑容很有感染力,让我感觉到我是真正帮助到他们了,很开心。”
      对于现在的旅客来讲,通过12306APP买火车票是常态,车站的售票窗口更多服务于不太会使用网络购票的老年人。“很多老年人习惯拿一张纸质的火车票,这张票上印着检票口信息,让他们感觉很‘安全’。”但是实行电子客票之后,老年人购票后没有了纸质车票,“所以我会在他们购票后,提醒他们根据旁边的对照表找自己的检票口,并且告诉他们,乘车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向车站里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求助。”在王瑜斓看来,售票员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在窗户后操作票务系统,更重要的是为旅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有一段愉快的旅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