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心干事 科学作为

    长宁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答卷


  •   作为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镇,长宁县双河镇竹文化馆特色建筑引人关注。 魏复军 摄

        

      实心干事、科学作为是做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方法。宜宾市长宁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及宜宾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坚持实心干事、科学作为,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长宁答卷,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更多力量。
    □徐创军

    勇担使命、感恩奋进
    矢志不渝扛起责任担当,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效

      坚决扛起发展竹产业责任担当。长宁县始终围绕“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四川地处长江上游,要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坚定不移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的根本遵循,下“竹”功夫,做“竹”文章,着力抓好长江一级支流——淯江的生态保护,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作贡献。长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全域旅游示范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蜀南竹海竹林大道、淯江河竹风景线获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最美竹林风景”。
      坚决把党中央的深切关怀转化为奋进力量。2019年6月17日,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该县把党中央的深切关怀转化为奋进力量,夺取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全面胜利,两年重建任务提前半年完成,震中长宁县双河镇蝶变新生,双河文旅建筑群令人瞩目,“凉糕一条街”吸引游客,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镇、省级百强中心镇。
      长宁县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宜宾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效,成功创建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省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是宜宾市唯一连续5年在全省脱贫攻坚考核中位列综合评价“好”等次的非贫困县,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县和四川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乡村水务试点备选县、乡村振兴交通先行样板县培育县。

    咬定目标、保持定力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谋划推动长宁高质量发展

      坚定政治定力。长宁县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落实国家10部门及四川省、宜宾市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确立了“建设全国最美竹林风景县”总体奋斗目标。
      保持战略定力。只有保持战略定力,才能在战略上判断准确、谋划科学、赢得主动。长宁县坚持实心干事、科学作为,积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等战略部署,优势优先、统筹谋划,明确打造“竹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高地”“竹生态特色旅游目的地”两大发展战略定位,以“一主(长宁县城)一副(双河县域副中心镇)”空间格局引领,“一城(长宁县城)一区(蜀南竹海风景区)”景城互动融合,做好“竹、旅、酒、盐”4篇文章,构建“以竹产业为主导、绿色食品和绿色资源产业为支撑”的特色产业体系,推动“新县城+老县城”联动发展、“景区+城区”全域旅游,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精致公园城市。
      坚定发展定力。迈步高质量发展征程,必须始终坚定发展定力,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深入谋划重点工作。长宁县以高质量建设“百里淯江产业带”为牵引,按照“沿江协同+流域统筹”思路,对外进行沿江协同,推进环境提升、竹基地建设、竹产业和竹文旅发展;对内进行流域统筹,打造竹资源高效利用综合示范区、竹工业创新示范园区、竹乡振兴融合示范区和淯江竹文旅生态康养走廊,建设淯江竹生活新城,构建竹资源共享、产业共进、环境共治、效益共享的流域一体化发展格局。

    红色引领、以人为本
    实心干事、科学作为 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长宁答卷

      学史明志传精神。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余泽鸿、袁敦厚、王泽嘉等革命先驱,在长宁这片土地上,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精神丰碑。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敢于担当、勇于牺牲的精神,为奋进新时代、建功新长宁提供了不竭动力。长宁县坚持常态化推进“四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宁段建设和“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聚焦聚力抓发展。抓发展是第一要务,长宁县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始终把竹产业作为“头号工程”,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绿色资源产业,走出一条品质化、高端化和特色化的竹产业发展道路,促进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名镇”金字招牌,深挖竹文化等特色文旅资源,全力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为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作出新的贡献。
      用心用情惠民生。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长宁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城市更新行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扎实推动各项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县委常委带头为民办实事工作机制,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会救助等各项工作,全力把群众的事一件一件办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抓常抓长保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在疫情防控方面,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严格执行“入川即检”等各项措施。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要求,高效运行“1234”精细化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强重点领域隐患整治,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深化“平安长宁”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