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德阳工会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

    瞄准高质量发展主题 夯实工会组织基础


  • 德阳市工会系统半年工作总结暨流动现场会观摩团在基层工会观摩。

    6月底,德阳市工会系统2022年半年工作总结暨流动现场会在旌城召开。

    货车司机在货车司机之家休闲娱乐。

        

      6月底,德阳市工会系统2022年半年工作总结暨流动现场会在旌城召开。会议总结了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
      今年以来,德阳市总工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德阳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迎接宣传党的二十大为主线,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夯实工会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全市职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主动作为,上半年工作亮点纷呈。
      会议期间,由德阳市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副县级领导干部和各区(市、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专职副主席和德阳市总工会机关相关部室负责人组成的半年工作总结暨流动现场会观摩团,在德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朱兆忠的带领下,走进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罗江区、旌阳区等基层工会观摩,通过看一看、比一比、学一学,找出自身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总结工作经验,共同推动德阳工会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黄俊英 何永 (图片由德阳市总工会提供)

    亮点一 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发展力量

      突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德阳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创新开展以“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发展力量”为主题的有奖知识竞赛,参与职工近百万人次、活动点击率达20余万人次,德阳全市广大职工和工会组织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近职工身边、走进职工心里。
      突出精神引领。组织线下主题宣讲活动25场次、覆盖职工超2000人次。组织职工群众收看四川省劳模工匠宣讲活动14场次,累计覆盖职工10万余人次。创新开展专题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参与职工1000多人次,中江县“关爱留守儿童——魔幻世界”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四川省优秀职工志愿服务创新项目”。绵竹“竹韵工惠”服务品牌取得明显社会效应,德阳市旌阳区“主题引领行动”引起主流媒体关注。
      突出文化育人。举办第七届“德阳音乐季”四川爱乐乐团公益音乐会,现已举办3场,覆盖职工上千人次。创新举办益趣课堂,开设插花、摄影、蜀绣等29种培训课程,为广大干部职工提供多元服务。举办职工书画摄影作品展和短视频、摄影大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职工主题阅读活动,举办各类体育比赛和职工运动会,充分展示新时代德阳市广大职工团结奋进、比学赶超、超越自我的精神面貌。

    亮点二 助推高质量发展 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

      注重服务大局。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立足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要工作,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泛开展以“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规模以上企业参与率达90%以上,参与职工达30万人。
      注重素质提升。围绕企业所需、工会所能、职工所盼,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工种的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和技能比赛活动。组队参加2022年川渝电子信息产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川渝建筑行业绿色建造技能大赛等各种比赛,有力促进了职工技能技术水平的提升。
      注重示范带动。围绕“致敬一线职工、弘扬劳动精神”主题,从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群体中选树23名“最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从现代产业体系和新经济领域选树36名“德阳工匠”,52个集体获得德阳市五一劳动奖状、41名个人获得德阳市五一劳动奖章。2名个人、1个集体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工人先锋号,2个集体、2名个人获得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2个集体获得四川省工人先锋号。评选出德阳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5个。

    亮点三 构建和谐关系 工会法律援助迈上新台阶

      推进劳动纠纷多元化解。德阳市总工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工作的通知》,出台《德阳市工会法律援助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工会法律援助案件范围和法律援助补贴标准,有力解决了工会法律援助案件资金、人手短板。上半年,开展职工法律援助97人次,为职工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10万余元。
      推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召开德阳什邡房产中介行业集体协商现场会,推进全市集体协商工作,目前已有3304家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共计8905份,覆盖职工群众17.6万余人。
      加强职工劳动保护。持续推进“安康杯”竞赛活动,开展燃气经营性企业安全生产群众性监督检查工作、“安全生产月”活动、隐患排查活动,参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督促和指导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亮点四 增进民生福祉 送温暖送岗位送技能

      开展“四季送”活动。筹集活动资金460.53万元,开展“冬送温暖”,将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的关心关爱送到1.1万余名困难职工、春节依然坚守在一线工作岗位的职工手上。开展“春送岗位”,线上推出6300余个岗位,助职工创业就业。启动“夏送清凉”,筹集资金30万元采购清凉礼包1万份。
      提升职工技能。充分发挥区(市、县)总工会省外农民工培训服务站点信息优势,实施多个培训项目,帮助4万余名农民工异地就业。
      帮扶特殊困难职工。率先提出并实施“应帮尽帮、全员覆盖”,精准开展特困职工帮扶,为165名困难职工建立困难职工档案,为319名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发放生活补贴61.55万元。推进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目前已建成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86处。
      普惠职工。联动实施普惠公交、普惠出行、普惠观影、普惠答题、普惠购物、普惠读书等活动10余次,累计投入资金95.3万元,惠及7.5万名职工。

    亮点五 加强自身建设 夯实工会组织基层基础

      推进改进作风建设行动。切实抓好统筹谋划,制定出台《德阳市总工会深化作风纪律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目标重点,建立责任清单,督促任务落实。
      做实产业工人队伍改革。认真履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牵头职责,推进旌阳区、罗江区、中江县、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和仟坤集团有限公司开展首批试点;启动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百企行动”,投入60万元,拟用3年时间建成市区两级产改台账,拟将200家企业纳入产改台账管理企业名录,推动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夯实工会组织基层基础。突出抓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累计建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401个,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4609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8.2%。不断深化基层工会职工之家建设,市县两级工会投入830余万元新建职工之家25个。选派41名工会干部赴36个单位开展“守初心、解难题、办实事、开新局”蹲点工作,走访干部、职工群众1512人次,梳理推进蹲点单位解决问题54个,解决基层提出问题和需求49件。
      上半年,德阳市总工会在全省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承办全省工会办公室主任会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