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疑,是为了坚信不疑

    ——评话剧《雾中灯塔》

  •     

    □才彤
      太久没有在剧场中感受到思想的磅礴力量了!这是看完话剧《雾中灯塔》的直观感受。“信仰来自于怀疑,怀疑这个黑暗的世界现存的一切秩序。所以,对新世界的到来充满信仰。革命是唯一有意义的事。”“离旁的远了,离自己近了。”“对于信仰,只有信与不信这两种选择,如果掺杂进其他的东西,那就不能称之为信仰了。”……观剧期间,频频被如此“高能量”的台词击中,感觉自己坐在座位上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轻,思想变得越来越沉重——或忆起《觉醒年代》的激昂与澎湃,或念起瞿秋白死前的坦然,或一度看到曾经满目疮痍的时代里一批批追问真理,捍卫信仰的理想主义者。观看《雾中灯塔》,无疑是一场深刻的思辨与自省。
      话剧《雾中灯塔》由宜宾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叙州区委、区人民政府联合打造,国家话剧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晓鹰担任总导演,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赵征博士担任编剧,国家一级编剧孟冰、冯柏铭等作为编剧顾问。故事以宜宾籍的革命先烈为原型,以充满诗意的文学笔调和舞台语汇,表现了李黎被捕后一个月的最后时光,他在特殊的生命境遇和复杂的人物关系中不停地回顾、争论、思辨、反省、追问、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一种极为可贵的人格品质和精神力量。

    一、悬疑的策略

      全剧以“信仰如何形成与坚定”作为核心,为观众展开一段对于“革命”与“信仰”的思辨,不但写出了共产党人与其他英雄的共通性,更突出展示了共产党人有别于其他英雄的思辨与实践特质。以李黎烈士的遗书,他在狱中坚定什么、信仰什么为创作主线。整部戏在三个男人之间展开,被捕的共产党人李黎,负责审讯的国民党人杨逍,以及早年曾追求进步,后转而参加国民党并被杨逍安排冒充共产党员的张迎春。
      该剧有着浓厚的谍战剧的风格,但在悬疑策略和怀疑品格之间有着耐人寻味的游移和平衡。表层的悬疑本能地要一路冲向顶点,底层的怀疑则处处提防地要拉住这种盲目的冲锋,于是,某种“平衡”就在这种连续不休的张力中产生了。表面看来,一个悬疑的策反故事驱动着全剧的发展,引发一系列悬念:李黎是否会被策反?张迎春会不会背叛?杨逍会不会得逞?靳老师会不会解除嫌疑?

    二、怀疑的底色

      在表层之下,始终有一种怀疑的情怀将其扯住,这让该剧以批判的视野,绕过对“谍战”的单纯猎奇和展示,而深入到了复杂的现实人生和对信仰的思辨中。剧中,张迎春与李黎的一场对话极为深刻:
      “李黎,你知道吗?我真的很嫉妒你……你不停地蒙受打击,身处困境,为什么你还总是坚定的,知道如何选择。我为什么就不行。我从前以为人都是我这样的,但是看到你之后,知道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你这样的人。现在我明白我和你差在哪里。不在于你是共产党,我是国民党,而在于你知道你坚信什么,并且在你坚信的道路上走过了这么些年。而我不知道我信什么,连一步都还没能迈出去。”
      “信仰来自于怀疑……”“怀疑这个黑暗的世界现存的一切秩序……”“对新世界的到来充满信仰。革命是唯一有意义的事。”
      怀疑,是为了坚信不疑。剧中的三个人物分别呈现出不同阶段的怀疑状态,李黎是经过怀疑后坚信不疑,张迎春是在策反李黎的过程中陷入了怀疑,杨逍从坚定自己的信仰到剧终慢慢转向了怀疑。李黎仿佛一位引导者,引导张、杨二人觉醒,亦如一座灯塔,照亮迷茫中的人们。

    三、诗化的意象

      熟悉晓鹰导演的学者和观众都知道,晓鹰导演的戏剧美学原则是“诗化意象”。他在其著作《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中指出,“‘假定性’的实质内容,从舞台直观上看,是处理‘空间(时空)’与‘人’的关系;从艺术目的上看,是处理‘情境’与‘情感’的关系,其间反映的是戏剧演出创造中对不同美学原则的追求。”晓鹰导演的戏剧观始终是追求深沉的故事、深刻的哲思表达、深度撞击的灵魂。
      全剧以李黎的监房和杨逍的办公室为主要现实叙事空间,其中穿插着张迎春的回忆,李黎的梦和幻想。导演有意塑造了两重空间,一重是现实的叙事空间,另一重是人物内在表达的空间,在表现人物的内心时,音乐响起,舞台后方的窗户被照亮,一个充满了寓意的空间出现。当灯光的任务不再是塑造及烘托写实环境时,灯光的变化如明暗、色调等的造型变化及空间的流动,便会产生主观上的情感意义,成为一种情绪的表达,甚至是具有某种哲理意义。
      全剧的核心意象是灯塔。它既来自现实空间,又是希望的象征。灯塔是封闭压抑监房的一抹希望,灯塔是李黎老家门口河里商船上的灯,是他和乐之西湖小屋的那盏灯,是渔民回家路途中的向导,更是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实现的万家灯火,也是无数李黎们的象征。
      雾中的灯塔,是信仰的灯塔。这是一个对信仰从怀疑到坚信的故事。信仰,就是雾中的灯塔。虽然可能暂时看不真切,但只要有了那束光的力量,雾总会散去,灯塔会持续闪亮。
      话剧《雾中灯塔》以独特的艺术审美,让革命历史题材的舞台作品,具有了更加感人的艺术魅力。作品在充满张力的历史叙事中,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道路选择的正确性,更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饱满的情感灌注,致敬先驱伟业,颂扬了在那个年代里,一批共产主义者们的初心之纯、主义之真、信仰之坚和理想之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