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长彭邦本:文翁早在汉代就被列为“循吏第一人”
-
打卡地点
彭州丹景山镇一体化治理服务中心三楼文翁书院
打卡地简介
彭州打造的文化研习机构文翁书院,定位为研究文翁文化、弘扬文翁精神的综合性文化机构,不定期开展针对当地群众和游客的文化讲座、话剧等活动。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梦琳
近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跟随彭州市地方文化研究会成员邓启君、刘福康等来到丹景山镇一体化治理服务中心三楼,由彭州打造的文化研习机构文翁书院就落地于此,这里会不定期开展针对当地群众和游客的文化讲座、话剧等活动。
2021年4月,在彭州举行的首届文翁高峰论坛上,文翁书院正式授牌成立,该书院定位为研究文翁文化、弘扬文翁精神的综合性文化机构,邀请四川大学教授彭邦本担任文翁书院山长。
“山长,源自过去传统书院,意为院长。”彭邦本说,多年前,因从事巴蜀文化资源调查,他就在彭州丹景山一带走访了文翁祠、湔江堰等重要遗迹,并持续多年进行相关资料整理和研究工作。
随着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启动,文翁入选了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对其时代价值挖掘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彭邦本表示,文翁的入选可谓实至名归,早在汉代他就被列为“循吏第一人”,对于蜀地的功绩巨大,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值得当代深入挖掘研究。
“文翁是一位学者型官员,精通经学。汉代非常重视《春秋经》,文翁担任蜀郡守后,以《春秋经》中的经学理念来指导治理社会、治理蜀地,蜀地社会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后世称这为‘文翁化蜀’。”
彭邦本介绍,“文翁化蜀”的功绩主要有二:
其一大成就体现在治水。文翁延续了李冰在都江堰治水的科学理念、工程模式和人文精神,在湔江关口处兴修水利,使得湔江流域等大片受到水患困扰的土地变成了高产农田,扩大了天府沃野范围,对“天府之国”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其中彰显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为当下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
另一大成就是兴学。“中国教育历史悠久,从文献记载来看,在周朝就有了成熟的教育体系,但当时为‘国野分治’,只有‘国人’阶层才有受教育的机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率先提出‘有教无类’,开办私学,为所有人敞开教育大门。”彭邦本介绍,由于是私人办学,受教范围和影响力依然有限,文翁担任蜀郡守后,作为地方最高级别长官,延续了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官方开办公学,改变蜀地风尚,培育地方人才成效明显,蜀地人才辈出、蜀学比于齐鲁,走出了扬雄等蜀学大家,这套办学方针后来被汉武帝推广至全国,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大划时代的创举。
彭邦本表示,如今,在曾经文翁治水的地方、在远郊乡镇建立文翁书院,或许也是一种微妙的渊源。“当下,学习历史名人,弘扬和传承以文翁为典范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地方培育、打造文化名片,为促进地方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