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眉山力量
——专访眉山市委书记胡元坤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蒙 王青山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首站就来到了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5月27日—30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为全省未来五年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眉山如何在新征程上全力推动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如何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眉山力量?近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眉山市委书记胡元坤。
记者:时隔四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川视察,首站就来到眉山。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做好四川各项工作,讲政治是首要原则。眉山将如何贯彻?
胡元坤: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闭幕不久,总书记再次来川视察并亲临眉山,充分体现了对四川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四川人民的深切关怀,在眉山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按照省委部署要求,结合全市“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学习大实践大提升活动,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建立传达学习、宣传宣讲、贯彻落实、汇报反馈、督查跟进、档案归集“六个工作体系”,实行清单定责、台账管理、定期“回头看”评估,坚决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一件一件落地生根、一项一项开花结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贡献眉山力量。
记者: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稳定粮油、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眉山如何答题?
胡元坤:粮食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国之大者”。这次总书记来到眉山永丰村,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眉山作为“天府粮仓”的组成部分,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我们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和重大使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落实“把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擦亮”,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的战略基地。我们按照“保好耕地、力拓数量、稳提质量、多增产量”思路,全面推行“田长制”,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把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的任务落实到每一块地、每一个责任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积极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大种粮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扩面增产、稳粮增收。
今年,重点实施好“1611”粮食扩面行动,腾退低效经果林(草坪)1万亩、整治撂荒地6.1万亩、果园间套种粮10万亩、复合种豆10万亩,确保超额完成省定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记者:总书记这次来川视察,很关心制造业发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着力健全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在这方面,眉山有何考虑?
胡元坤:眉山身处成都都市圈,紧邻双机场、坐拥铁路港,具有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区位优势。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制造强市不动摇,围绕“一年突破、两年攻坚、三年冲刺”目标,深入实施三年提升行动,聚力再造一个工业眉山。重点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为主导的“1+3”先进制造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组建产业学院,着力打造锂电、晶硅光伏、绿色化工三个千亿产业集群。同时,积极推进食品、机械、建材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赋能,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建配套完善、抱团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
记者: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总牵引。要深化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眉山作为成都都市圈组成部分,如何贯彻这一重要部署?
胡元坤: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建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打造综合能级更高、支撑带动能力更强的全省发展主干和成渝地区发展引擎。我们将自觉在国省战略中找坐标、担使命,以更高站位审视眉山发展,立足“成都研发+眉山制造”“成都中心+眉山枢纽”“成都区位+眉山环境”,聚力制造强市、开放兴市、品质立市,奋力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在做强全省主干中扛起眉山担当。当前,我们加快推进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眉市域铁路S5线、四川大学眉山校区等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共建天府公园城、共筑交通大动脉、共育产业生态圈、共推服务一体化,确保年年有新变化、五年见大成效。
记者:总书记来川视察期间,来到三苏祠。他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这方面,眉山怎么落实?
胡元坤: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以传承弘扬东坡文化为重点,进一步塑造涵养坚定文化自信的“眉山载体”。
首先,坚持以文塑城。围绕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把东坡文化融入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三苏祠片区提升改造、江口沉银博物馆建设,保护提升太和老镇、太平古街等历史文化街区,让千年文脉随处可观可感。其次,坚持以文化人。加强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办好东坡文化节和东坡文化学术高峰论坛。再次,以文兴业。围绕塑造东坡文旅新地标,推动东坡文化旅游景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充分挖掘东坡美食、康养、演艺、研学等方面潜力,打造文化旅游、文创演艺等消费新场景。最后,坚持以文促廉。深入挖掘东坡廉政文化精髓,用好三苏祠廉洁文化基地,常态开展好传承“三苏好家风”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涵养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