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学院 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25家本土企业组团招人留人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宁
6月18日,记者拨通了刘江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他兴奋的声音。“两天前已去企业面试,之前我针对岗位需求做了不少准备,对应聘挺有信心。”
刘江是宜宾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应届毕业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宜宾学院时,他正在参加校内举行的企业现场招聘会。
“没想到有机会和总书记面对面聊就业。”回忆起当时情景,刘江依然激动,“总书记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让我深受鼓舞,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脚踏实地,在人生路上勇敢拼搏。”
本地企业组团进高校招聘
6月14日下午3点过,宜宾学院临港校区举行的专场招聘会上,气氛火热。25家本土企业带来了280余个岗位,不到两小时,现场216人达成就业意向。
在询问用工条件、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之后,宜宾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大四应届毕业生胡成博向一家化工类企业投出了简历。胡成博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到宜宾学院视察时对同学们说,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大家要保持平实之心。这样的勉励话语让胡成博很受启发,他说要放平心态,脚踏实地,“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岗位,实现学有所用。”
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宜宾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大四应届毕业生张建锋也不再迷茫。“总书记勉励我们要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初入社会应该先调整好心态,做好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带着无限希望,不怕困难,创造美好的明天。”
多措并举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学校千方百计挖掘岗位资源,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与相关单位建立就业合作渠道,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宜宾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夏高发说。
宜宾学院从大一到大四,全程化开展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职业需要的技能,帮助毕业生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效率与质量,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区的各项就业政策,掌握就业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提升职业适应能力和岗位胜任力。
夏高发介绍,针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残疾毕业生和其他就业困难毕业生,学校自主编写了《大学生重点群体就业指导》,各学部建立了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台账,建立帮扶档案,做到“一生一档”“一生一策”;同时建立起跟踪机制,实时掌握学生就业动态并给予指导,并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重点群体毕业生,确保每人至少有3次被推荐择业的机会,尽快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宜宾学院党委书记蔡乐才说,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更加坚定地发挥好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力为社会培养更多解决生产技能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宜宾市委人才和大学城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三个一批”招聘活动,同时开展“学子园区行”“企业校园行”等活动,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宜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