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秀镇 人气旺了,钱包鼓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成果颇丰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边钰
6月的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绿意葱茏,生机盎然。渔子溪流水潺潺,红色外墙的汶川家国情怀书院依河而建。
6月16日,记者在书院一楼见到汶川家国情怀书院副院长王振震,他正忙着和同事核对培训班档期。“最近是高峰期,预约的培训已排到7月。”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映秀镇视察。他叮嘱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映秀镇干部群众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记在心坎、落在行动。王振震介绍,为了建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们和汶川县委党校规划了“总书记视察”“抗震救灾感悟”“民族团结连心”“生态文明展示”四条精品教学线路,串联起“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漩口中学遗址、邱光华机组纪念碑等12处地震遗址遗迹,建成漩口中学遗址、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水磨古镇等18个现场教学点。
“近年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成果颇丰。”王振震介绍,2021年,“汶川抗震·众志成城”精品线路上榜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推出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汶川映秀研学旅行实践基地被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四川首批地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火热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带来了颇高的人气。“茶祥子”制茶坊里,坐满品茶、休闲的游客。老板蒋维明介绍,制茶坊已从此前的300平方米扩展到3000平方米。除了制作传统黑茶,他在2020年恢复羌族传统金银花茶手工制作技艺。“目前,我们推出两种金银花代用茶,市场认可度很高。”这一项目还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蒋维明透露,每年他们在映秀收购大量野生金银花,“现在正值金银花的收购期,青年壮劳力一天可采15斤到20斤,收入300元到400元。”
映秀镇党委副书记陈显飞介绍,这几年他们还因地制宜,发展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要载体的“三资”融合型经济,每年全镇各村可获固定分红。“2018年到2021年,带动映秀镇村(社区)集体经济累计分红5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