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沙湾的历史抉择
-
沙湾经开区全景。沙湾区佛手柑产业基地。沙湾区葫芦四峨梯田。
沫水河畔。德胜钒钛循环经济园区内,产业倍增综合技改项目建设正酣。项目以1250立方米高炉节能减排为核心,配套建设钒资源高效利用升级、余热余气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等高效用能降碳系统优化项目,引领实现绿色转型。
不远处的太平镇,川佛手精油提取加工项目完成第一条生产线设备调试,进入小规模生产阶段。这个创造了“石缝经济”奇迹的小镇,用科技力量,填补了省内川佛手精油生产加工空白。
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这是乐山市沙湾区的历史抉择。以工业立区,一钢独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生态环境仍然脆弱,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短板依然存在……处于滚石上山关键期的沙湾,必须依靠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赋能塑造发展新优势。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沙湾区委提出,要坚定“工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战略定位,紧扣“农旅兴区、工业强区”发展主线,坚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打造“一区两城三基地”。战略定位体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区两城三基地”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创新增添动力,主线明晰了实现路径。行走沙湾,处处见“新”。
□一束 敬亭(图片由乐山市沙湾区委宣传部提供)
“高”“新”发展 做强关键引擎
沿乐沙城际生态大道,从乐山中心城区驱车到沙湾不过20分钟。三角梅一路花开正艳,吸引市民驻足打卡。
“生态大道”,与沙湾工业绿色转型之路暗合:坚持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去年四川罡宸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罡宸不锈钢公司”)完成技改。”沙湾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将为企业带来年产值100亿元以上,园区不锈钢龙头企业从而实现“凤凰涅槃、二次创业”。
这何尝不是沙湾工业的“凤凰涅槃”。
经开区前身,是沙湾不锈钢产业园区,不锈钢产业规模居西南之首。受市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要素成本上升三重挤压,2016年以来园区不少企业走向破产边缘。
依托龙头聚力成“链”,谋求“高”“新”发展,是钢铁之城的突围之路。
引进一个龙头盘活一座钢城。沙湾坚持破立并举,大力处置“僵尸企业”,盘活原西南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等20户企业,新增产值85亿元。罡宸不锈钢公司就是从破产重组成长起来的企业,2020年以来先后投入超8亿元作技改升级,目前已实现全系列不锈钢及新型特钢材料的生产。围绕罡宸不锈钢公司聚合上下游,沙湾经开区全面形成“冶炼→热轧→酸洗→冷轧→制品→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全国七大不锈钢产业集群之一。
龙头带动产业结构调优。四川德胜集团钒金属年产量居全国第二、全球前三,连续10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通过深挖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钒钛利润贡献已经连续3年超过钢铁产品,钢铁转换为“副产品”,“钢铁生产商”转向“材料服务商”,也带动地方工业从传统冶金建材向先进材料方向转型。
一“减”一“增”,有舍有得,舍去了落后产能,得到了发展质效。
“十三五”期间,沙湾整治和取缔散乱污500余户,关停石灰、砖瓦土窑80余座,换来天蓝水青;重点企业累计投入超10亿元进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3.08%,降幅居乐山第一。
盘活闲置土地,将有限资源留给高附加值项目;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一般固废100%回收利用。稀土、微晶长石、新型墙材等新兴产业相继崛起,新增产值25亿元。
创新驱动,百炼成“钢”。2021年,沙湾工业总产值达238.37亿元,比2016年增长164.18%;利润总额增长了307.06%。同年,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工业总营业收入60%以上。
“工业强则沙湾强”。乐山市委明确将沙湾列为“一总部五基地”工业布局中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沙湾区委审时度势提出打造国家级新型建材产业基地的目标,目的是要把工业作为沙湾发展的关键“引擎”,并集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创建国家级经开区,推动传统工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在抢抓“双碳”机遇中迎来绿色发展新优势。
融合创新 “领跑”乡村振兴
“‘五一’假期的营业额达到了3万元。”葫芦镇祝村的家庭农场主杨建富说,预计全年收入可达20万元。
眼前的23万亩“盆摘”蓝莓,全部用的是无土栽培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种植。科技助力,蓝莓个大味甜。节假日一到,园区入口就被前来体验采摘的游客车辆堵得水泄不通。
沙湾地貌是“七山两丘一坝”,山上都是喀斯特地貌,不适宜传统农作物生长,种植一般的瓜果蔬菜竞争力不强。
乡村振兴,沙湾扭住“高精尖缺”,从融合创新上实现“弯道超车”。
配强“超级大脑”。先后组建4个博士工作站,柔性引进博士专家20人,实现“药、茶、林、果”特色产业智力支撑全覆盖。
党建领航,全面建立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机制。打造“沫若智库”,绘制“人才地图”,实施“头雁工程”,依托乡村振兴学院,强化乡村振兴人才培训,村级党组织书记全部为大专及以上学历。
产业是乡村振兴永续动力。除了依托现代农业园区推动产业现代化,沙湾聚力发展壮大扶持村集体经济,分批精选扶持村,下沉探索出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的模式。
产人融合,融出了化学反应——
“荒山”变“金山”,建成全国最大川佛手标准化种植基地和全国最大柔毛淫羊藿采种育苗示范基地。博士工作站智慧赋能,佛手精油、果参果酒、淫羊藿蜜等增值产品不断出新。
“传统”变“融合”,农学变研学、药材变药品、美食变美景、乡愁变乡“酬”,柏林荷乡、醉美罗一、四峨梯田等农旅研学项目提质发展。
“品牌”变“资源”,注册特色农产品商标24个,2021年,扶持村通过注册商标产品增收达110余万元。
乡村振兴走出发展加速度。2021年,前三批19个扶持村2021年收入714万元,同比增长32%,辐射带动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3万元,同比增长10.3%。
“村集体经济纯收益一年达23.5万元,老百姓就近务工,月人均收入2000元。”葫芦镇祝村党支部书记杨明强说,村里优质萝卜、猕猴桃和沃柑在“北上广”十分畅销。通过盘活集体闲置资产,依托“村集体经济+公司”模式,祝村还要改建100平方米冷库,铜河银滩停车场也已投入使用。
基层的干劲,基于对未来的信心。
去年,省委决定打破县域内行政区划和建制界限,以经济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沙湾作为乐山市级试点区县,已规划3个镇级片区,其中以葫芦镇为中心镇的峨山研学康养片区,将充分整合农、文、旅、水资源,积极融入大峨眉旅游圈,全力打造沙湾全域发展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