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高新区:全力构建“亮点在高新”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鸟瞰遂宁高新区。 刘昌松 摄
5月上旬,走进位于遂宁高新区的四川省众志创美食品有限公司肉类罐头生产车间,鲜有工人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以及AGV小车等机器人。自去年9月建成智能化项目后,一条生产线只需不到10名工人。人工减少,日产量却提高了3倍,且品质更加稳定。
遂潼涪江创新创业创造中心也正在加紧建设。按照计划,该中心将于今年5月底竣工验收,6月正式投入试运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高新技术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承载地、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栖息地、培育新兴产业的策源地。
进入2022年,遂宁高新区加速奋进的劲头十足,从一季度“成绩单”可见一斑:服务业增加值实现增速7.7%,居全市第一;GDP增速7%,居全市第二;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增速8.7%,居全市第三;25个市级重大项目开工,开工率55.6%,投资完成率35.4%,超年度目标任务10.4个百分点。
“2022年,是遂宁高新区明确的‘项目攻坚年’和‘营商环境提升年’,我们将以此为抓手,全力构建‘亮点在高新’市域发展新格局和‘五高四新两区’目标定位,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高新贡献。”遂宁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高原
优质项目集聚成势 加快构建“2+2”绿色产业体系
近日,在遂宁高新区上达电子(遂宁)产业基地项目1号厂房柔性印制线路板(FPC)生产线上,智能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有序忙碌。“公司产品从开料到产出,实现了100%全流程自制,可为全球智能手机终端及显示面板企业提供优良的产品。”据四川上达电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公司全年产值将有望突破8亿元。与此同时,公司一期项目2号厂房与二期项目也正在抓紧修建和规划,建成后生产能力将得到大幅提高。
电子信息产业“智造”升级的同时,装备制造产业同样势头强劲。在托璞勒自动化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的生产车间,公司正在加紧赶制CCL(覆铜板)、PCB(印刷电路板)整厂设备,等待组装完成后即可发往陕西、江西、广东等地。
就在一个多月前,4月8日,统一品牌、协同联动的“四川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首次同时从成都、自贡、广元、遂宁多点齐发,其中,从遂宁高新区西部铁路物流园发出的班列载着近1000吨的遂宁造化工产品,通过钦州港出口到东南亚国家。此举将极大满足遂宁本地及周边地区外向型产业物资国际运输需求,为遂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遂宁高新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以“错位发展、突出特色”为导向,集中资源建强电子信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两大特色园区,2021年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值同比增长33%、38%。“力争到2023年,构建起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及会展经济为重点的‘2+2’绿色产业体系,主导产业实现集聚发展。”遂宁高新区科创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说。
科技赋能 让创新“内核”带动产业“极核”
5月8日,在遂潼涪江创新创业创造中心,40余名工人正在一楼大厅进行展台焊接、墙体造型、风管安装施工。
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将采取“国有平台公司+第三方运营顾问”总体运营模式,由遂宁高新区组织运营,计划到2025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累计达到5亿元的总产值。
经过几年来的悉心培育,目前,遂宁高新区已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成功孵化了一大批科技“小巨人”企业。“遂宁高新区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从创业苗圃到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再到产业园的创新孵化体系,总体孵化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已达300余家。”遂宁高新区创新创业物流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遂宁高新区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依托建园之初成立的公共服务平台“遂宁高新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持续为园区企业提供成果转化、项目申报、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科技创新服务,目前已成功辅导逾40家企业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今年,我们计划服务2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园区申报20个以上科技项目,争取项目资金1500万元以上。”遂宁高新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去年,遂宁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5家、重新认定9家,全年共申报通过24家,新认定增长率居全市第一。
当前,遂宁高新区正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双百工程”、创新主体“倍增工程”、科创平台“提能工程”,打造“创新高地”,力争2025年创新主体数量翻两番,让创新“内核”带动产业“极核”。
城市能级全面提升 让发展成果转化成为美好生活体验
近日,走进遂宁高新区空港大道以北的遂宁职业学院项目建设工地,机械轰鸣,工人们奔走忙碌,现场热火朝天。
遂宁职业学院项目是遂宁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15亿元,规划占地面积约800亩。学院计划于2023年8月底启动首届招生,将开办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智能物流技术等专业,预计在校生达2000人以上。学校全面建成后,全日制在校学生预计达1万人以上,将以职教产业为核心驱动力,依托西南交通大学的教学资源,坚持以电子技术、智能制造、现代物流、医药康养等与地方经济紧密契合的专业为特色,面向行业企业,重点培养适应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遂宁高新区坚持以项目为引领,聚焦民生保障、城市建设等重点环节,建强基础设施、优化配套服务,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改善社会民生。
高等院校建设仅是其中一环。近日,在凉水井小区三、四期外,科苑一路、新开寺路已经完成施工,2.2公里的道路把周围的小区和企业串联在一起。
“出行非常方便,上班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工厂。”居住在凉水井三期、在园区华瓷科技上班的李友军说。
此外,遂宁高新区将道路平面优化一并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高位推进,梳理完善辖区内交通体系,形成了主、次、支“三级联动”的路网系统,规划建设“五纵四横”的路网骨架。
对内形成“一张网”,对外规划“一个圈”。目前,广洪高速、沪蓉铁路已建成并投入运行,遂宁高新站、遂渝城际铁路和绵泸高铁也已进入规划阶段,遂宁高新区将实现90分钟通达周边37座城市、覆盖1.2亿人口的外联交通圈,以构建“大交通”格局,全面提升园区城市能级。
随着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配套更加完善、交通出行更加便捷,更多发展成果转化成为群众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体验,一座广厦林立、人才聚集、产业兴旺的科创新城正乘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