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居:激情担当走在前 加快建设湖光山色中的“安逸安居”


  • 风光旖旎的遂宁市安居区莲花湖风景区。

        

      日前,四川省首批化工园区名单正式公布,遂宁安居化工园区“榜上有名”。
      据了解,遂宁安居化工园区主要入驻天然气化工、化学新材料、锂电新材料和配套污水处理等产业企业。园区以“绿色”为本底,推进资源就地转化和产业链上下游关联耦合,为安居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推动安居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8年位居遂宁市第一。
      “对标赶超、创新实干、奋勇争先,安居将做大做强锂电及新材料、汽车与装备制造、天然气清洁能源‘三大百亿产业集群’,全面打造成渝营商环境新高地、西部休闲旅游必选地、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地‘三大特色高地’,加快建设‘成渝之星’安居极核和湖光山色中的‘安逸安居’。”安居区委主要负责人说。
    □木易 (图片由遂宁市安居区委宣传部提供)

    推进“特色产业大跨越” 剑指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在安居经济开发区,四川坤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项目正全速推进建设。“1号车间正在试生产,月产能600吨到800吨。”四川坤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边辉说,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3亿元,将成为推动安居锂电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强势崛起的重要力量。
      当前,安居正围绕遂宁市委提出的“建设成渝地区特色工业示范区和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目标任务,深入实施“特色产业大跨越”工程,努力打造“世界锂都”引领区、建设“东方气都”主阵地、当好“绿色智造名城”排头兵。
      为此,安居不断筑牢产业基础、提升产业潜力、壮大产业集群。“安居已形成锂电及新材料、汽车与装备制造、天然气清洁能源,以及食品和特色消费品、通用航空配套的‘3+2’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安居区经信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针对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培育方案,一个产业实行一个方案,努力把锂电及新材料、汽车与装备制造、天然气清洁能源培育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以汽车与装备制造产业为例。2013年,江淮汽车西南基地落户安居。如今,以江淮汽车为“龙头”,安居已招引汽车装备制造企业60余家,汽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整车大部分零部件实现本地造。
      锂电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同样强势。据安居区经信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4月,安居锂电及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73亿元,按当前发展势头,预计上半年即可建成全区首个百亿产业。

    打造特色文旅IP 创优文旅资源品牌

      5月9日,市民陈标一家专程到抗美援朝“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旧居缅怀革命先烈,领悟红色精神。“让孩子来现场感受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让他懂得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陈标说。
      在安居,处处能触摸到人文历史脉络。“建德四年,建郡安居”,至今这里已有1400多年县治历史,是明代女散曲家黄峨、抗美援朝“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雪山卫士”谭东的故乡。凤凰文化、英雄文化、黄峨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
      挖掘人文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胜势,正是安居区打造特色文旅IP的秘诀。
      以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为例。安居区打造了伍先华旧居、谭东生平事迹陈列馆,并与全省首个家风家教实践基地——黄峨书院构成红色旅游矩阵,今年已累计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
      文旅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安居坚持文农旅融合,构筑文化铸魂、文旅融合、文农互促三位一体的‘三香安居’品牌,打造了黄峨古镇文旅综合体、三家大米现代农业主题公园等文旅新场景,非遗音乐剧《石工号子》、红色题材音乐剧《伍先华》、民俗文化剧《凯歌记忆》等文旅演艺地域名片。”安居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2021年安居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振兴美丽乡村 建设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地

      5月上旬,安居区石洞镇双祠堂村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基地内,农场主奉欢把无人机航拍的玉米生长情况传送给四川农业大学的专家,以便他们掌握最新的种植情况。
      以双祠堂村为核心,安居正全力打造遂宁大豆现代农业园区,发展10000亩大豆核心区,辐射带动大豆种植13.5万亩,全力当好川渝地区“粮袋子”“油瓶子”,获评全国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
      近年来,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中心,安居聚焦优质粮油、绿色畜禽、特色水果、有机蔬菜、生态水产五大优势特色产业,以农环线、琼江乡村振兴走廊为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成片成带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目前,安居已梯次培育三家大米、遂宁红薯、遂宁莲藕等10个现代农业园区,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80余万亩。
      与此同时,抢抓乡村产业融合风口,通过延伸产业链、打造新业态,结合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安居广泛深入地推动文旅产业与农业产业融合,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乘数效应”正日益凸显。
      今年“五一”假期,刚刚开园的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海龙凯歌”农旅园区,一跃成为当地最具人气的“网红”打卡地,假期接待游客10.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850万元。
      下一步,安居将继续按照“在美丽乡村全面振兴中‘当先锋’”这一目标定位,优化现代农业体系,深入推进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田园、家园、乐园“三园一体”,奋力建设成为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地。

    数据看变

    2021年安居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10.42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42.01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
    108.85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
    59.56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549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198

    2020年安居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03.11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45.09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
    101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
    57.01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272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358

    2019年安居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88.02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38.45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
    93.55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
    56.02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73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940

    2018年安居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67.45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40.02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
    68.17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
    59.26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039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467

    2017年安居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48.25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38.07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
    58.34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
    51.84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580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22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