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奋勇争先 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
俯瞰船山城区。 曾智 摄
5月9日,艳阳高照,遂宁高新技术产业船山园区内,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振奋人心: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龙凤产教园正加快教学楼、学生公寓等主体建筑施工;电子信息产业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各个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与此同时,船山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城市道路升级等城市能级提升项目有序实施,大幅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船山抓住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有序更新一座老城,加快建设一座新城、一个旅游经济区、一个乡村振兴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全区上下奋勇争先,全力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船山区委主要负责人说。
□木易
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幸福城
4月下旬,船山城市能级全面提升重点项目之一,凯旋路改造项目有了重大进展——凯旋路与公园路平交路口东西方向正式通车。该节点通车后,市民可便捷高效地通过观音湖隧道往返于老城区与河东新区。
凯旋路改造项目于去年11月启动,是船山全面提升城市能级的重点项目之一。据项目施工方遂宁兴船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主要从交通能级提升、居住环境改善和城市形象提升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设计改造,除道路路面、配套设施等“看得见”的变化,重点还着力地下管网等“看不见”的工程。按照计划,凯旋路将于今年6月完成改造,实现通车。“届时,除有效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外,综合排水能力也将大幅提升,消除城市内涝隐患。”该负责人说。
去年以来,船山围绕“繁荣在主城”的发展定位,持续深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快提升城市能级,从群众“生活的小巷子、出行的车轮子、居住的新房子”等处着手,更好地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老旧小区改造,是船山全面提升城市能级的“重头戏”。按照计划,从2020年到2025年,全区将改造老旧小区712个,涉及居民约5.8万户。目前,已改造老旧小区352个,涉及居民26375户。
“我们小院这两年变化真大。”遂宁市船山区和平西路186号院的老住户吴方信说,改造后他的“家”有了大变化——小院装上了门禁系统、安上了摄像头、建起了休闲广场,“越住越舒服,越住越幸福。”
接下来,船山将根据区域优势和实际情况,坚持保护为主实施微改造、坚持优化为主实施分类更新、坚持民生为主有序推进拆旧建新,持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品质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公共空间改造等重点项目,切实把船山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商的幸福城市。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绿色产业新高地
5月9日,船山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内,睿杰鑫电子PCB生产基地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一期生产厂房主体结构已经完成四分之三的工程量,预计5月底封顶。”项目建设现场负责人陈艳青说。
距离睿杰鑫百米之外,遂宁利和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在忙着对设备进行调试。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利和科技一期设有3条覆铜板生产线。
“船山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园是船山区重要的工业发展平台,主要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遂宁高新技术产业船山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代苗介绍,目前正加快建设产业园区的主次干道、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自去年启动产业园区建设以来,已入驻工业企业5家。”
立足“绿色产业新高地、川渝合作示范区”发展定位,船山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在提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重点依托生猪种养循环园区,全力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在加快发展新型工业方面,紧盯电子电路、PCB及配套、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集群。
在持续壮大现代服务业方面,打造滨江路沿线餐饮品鉴等消费新场景,力争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以上。
坚持“项目为王”。今年,船山启动了“招商引资专项行动”,并成立了文旅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产教融合产业、现代服务产业、现代农业产业等6支招商突击队,全力以赴招引项目。
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5月1日,船山打造的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永和家园正式开园迎客,并推出寻访百果园、农耕文化体验、越野坦克、栽秧抓鱼等一系列富有参与性、娱乐性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遂宁市及周边众多游客。
船山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五一”期间,船山共接待游客60.23万人次,以永和家园为代表的近郊游、乡村游、亲子游成为遂宁市民出游的“新宠”。
作为船山全力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永和家园从细微处提升“体验感”,让丰富的文化“说头”转化为游客的“看头”,带来群众的“赚头”。
以永和家园内的“袖珍农场”为例,一块30多亩的土地被划分为数十块小地块,形成一个个“共享菜园”。在这里,游客可以进行蔬菜种植等农事体验,附近的村民则成为“菜地管理员”,帮忙维护菜园,按月领取工资。
“游客在劳动中体验农耕文化,同时带动村民增收。”遂宁市船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说,永和家园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乡村旅游为载体,将文旅产业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着力打造成集生态农业、民俗文化、农事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园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船山区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坚持“农业本底、乡村本味、山水本色”的理念,推进“一家园两乐园”(永和家园、猪八戒乐园、遂潼涪江蔬菜乐园)建设。农文旅项目“多个点位”全面开花,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数据看变
2021年船山区生产总值:
438.23亿元
第一产业29.13亿元
第二产业181.44亿元
第三产业227.67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04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48元
2020年船山区生产总值:
420.62亿元
第一产业31.30亿元
第二产业172.96亿元
第三产业216.36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16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25元
2019年船山区生产总值:
404.20亿元
第一产业26.50亿元
第二产业169.09亿元
第三产业208.61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87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58元
2018年船山区生产总值:
375.72亿元
第一产业24.89亿元
第二产业156.40亿元
第三产业194.43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49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14元
2017年船山区生产总值:
310.18亿元
第一产业23.75亿元
第二产业144.29亿元
第三产业142.13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96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