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用“眼睛”给猪称重量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泽文
      5月18日,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成研院)研发经理李泽源找到农业大学专家,一起商量一场猪界的“选美”比赛。
      “其实就是选‘种猪’。”李泽源说。不过这次“选美”比赛的评委不是人,而是摄像头和人工智能算法。
      以往,“种猪”的选择都是由农业专家根据个人经验进行判断——猪的年龄、身高、体重、肤色,甚至是神态,都是参考因素。而这一次,则是要把这些因素全部集中在数据库中,通过摄像头采集猪只信息,将信息与数据库进行对比,用机器视觉来选择“种猪”。
      “人的经验有深有浅,发挥不一定稳定;而机器视觉汇集了众多专家经验,在‘种猪’的选择上可能会更可靠。”李泽源对这场“选美”很有信心。
      信心源自成研院此前推出的“AI点猪系统”,他们通过这套系统,能够用“眼睛”给猪称重。

    看稀奇
    摄像头点猪,一年节省成本10余万元
      当天,邛崃嘉林生态农场总经理张在林坐在电脑前查看整个猪舍的状况:母猪的“产房”、猪仔的“保育房”……密密麻麻的房间内,数十万头猪在窜动。屏幕上的猪,被标记成红、橙、黄、绿、蓝、灰等多种颜色,每头猪的上方,还显示着如ID6、ID7、ID8……的编号。这就是“AI点猪系统”。
      张在林说,没有安装系统之前,全场盘点一次需要一个月。而现在,只需将摄像头当前时刻的图像数据发送给云端,不到一分钟时间,猪场管理人员就可对猪的数量、状态、行为等信息了然于胸。
      这套系统的准确率超过98%,一年10余万元的人工“点猪费”也被省下来。“建这套系统成本不到30万元,这么一算,两年多省下来的人工费就能补回成本。”张在林说。
      李泽源介绍,这套系统不仅能够自动点猪,还能对猪的行动轨迹进行捕捉。
      在石棉林丰裕猪场,为了防止猪只丢失,研发团队使用智慧中台,通用场景目标检测能力,对猪只识别进行了定制化训练,确保不会因为复杂的转栏操作造成猪只混淆和猪只丢失的问题。

    说门道
    精准识别能力,为“无人养殖场”打基础
      “点猪系统”不仅能准确点出猪的数量,还能“称”出猪的体重。
      “以前我们算体重,采取的方法是估算。”张在林举例,猪圈中有1000头猪,选出100头,称出其平均重量,再用这个数乘以1000,就是这1000头猪的总重量。这样的方式耗时耗力,结果还不精准。
      而现在这种机器视觉“称重”,精准度能达到94%。“这全有赖于之前提到的机器视觉识别能力。”李泽源说,当下正在做的“种猪”识别功能,就是在这个能力基础上拓展出来的新应用场景。“这个功能完善之后,对整个种猪行业都会产生影响,大家可以用更低的成本,选出更好的‘种猪’。”
      此外,帮助养殖场对猪的身体健康进行监控,也是团队正在开发的新功能。“比如猪生病了可能会出现勤喝水,或趴着不动的情况。系统识别到后会进行预警,让管理者及时通知专业人员进行查看。”
      系统的最终形态,是形成一个“无人养殖场”,所有环节都由智能化设备完成。“当然这需要整个产业链上的各方紧密合作才行,这有一个过程,不过我相信实现它的时间不会太长。”李泽源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