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首次一次性签下3个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

    3个“巨无霸”为何同时落地?

  •     

    □薛世荣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尹勇
      5月21日,星期六,绵阳市经合局干部绪宏仍不时接听或拨打跟进项目的电话。他是巨星集团稀土永磁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的具体跟进人。1个半月内,巨星集团和绵阳进行了11轮谈判,最终达成合作意向,并于5月18日在绵阳市招商引资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正式签约。当天,共签约项目82个、签约金额达1066.93亿元,其中百亿元级重大制造业项目达到3个。
      一次性签下3个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这在绵阳尚属首次。绵阳缘何成为国内外企业青睐的“投资洼地”?
      进展速度快,是绵阳项目工作的特点,类似的速度也体现在服务企业的其他领域。用时70天,便完成常规需要1年才能完成的筹建设立工作,5月20日,中国农业银行绵阳科技支行正式揭牌。
      速度的背后,是绵阳对待企业、对待发展的态度。
      在不久前绵阳市举行的企业工作座谈会上,绵阳市委主要领导面对面听取在绵企业家的意见,市级部门负责人现场领任务,实打实解决问题。企业家踊跃发言,会议时间一再延长。
      现场,一家快递公司负责人提出问题:快递三轮车上牌流程多,要在各单位间“跑路”。相关部门立即“接招”,马上到企业现场听取意见,随即开通专门通道,以方便全市数千名快递员。
      座谈会上,绵阳决定常态化开展“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解决问题”活动,每月举办2场专题座谈会,让企业讲最想讲的话、说最困难的事、提最迫切的需求。
      5月20日,绵阳召开“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座谈会涉法涉诉专题(法院专场),整整4个小时,30家企业代表接连发问,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负责人挨个进行明确答复。对于不能现场办理的,也明确了承办人,要求限时办理、及时反馈,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相关庭长以及7个基层法院院长领了“任务”。
      重视企业、重视营商环境、重视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背后,是绵阳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一方面,绵阳优化产业载体,深入推进“园区提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广大企业在绵放心投资、舒心经营、专心发展;另一方面,绵阳通过大力开展定向性、跟进式、精准化、专业化招商,推动“企业满园”变为现实,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提供产业支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