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
蜀中梨花的相思与愁
-
□敬城
在百花的王国里,每一种鲜花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花语。如玫瑰象征爱情、牡丹代表富贵、荷花隐喻出淤泥而不染……而梨花,其花语与性格,既有比拟唯美爱情的一片洁白无瑕,又有谐音“离”的一点离绪别愁。
作为世界上梨的最早原产地之一,中国梨的栽培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有研究者据《诗经》《蜀都赋》等的相关文献记载考证,陕西、河南、四川等地早在春秋、秦汉时期就已经开始种植杜梨或豆梨了。实际上,在四川盆地及周边隆起的各条山脉、河谷之间,无论是成都平原上的新津区梨花溪、仁寿县曹家镇,还是川西高原上的金川县沙耳乡,大巴山麓中的苍溪县雪梨山……都有着关于梨的故事在流传。在人们种梨、护梨、摘梨的田间地头,各种梨花仙、梨花雨、梨花酒的醉人故事,涓滴不断地流淌出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四川儿女。
正是因为梨与咱们四川的土地之间的古老缘分,所以无论是四川的人,还是四川的客,许多都与梨花有着格外深厚的情感。
比如四川人李白就对梨花分外垂青,他在《宫中行乐词》中说“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第一花与第一人之譬喻,自不待言。又如四川眉山人苏东坡的《东栏梨花》中“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借着朵朵梨花,把一个小惆怅写得清冷淡雅、出尘脱俗。再如白居易——虽然他不是四川人,却为和四川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杨玉环和唐明皇写出了缠绵悱恻的《长恨歌》,歌中有一个以梨花比喻美人的名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可谓寥寥数笔,即勾勒出了一朵千百年来让无数后来人都追忆不已的、清丽无比的爱情花。
又比如那些古时候的“川漂”、旅客、宦游人,曾经担任过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并最终于成都离世的岑参(世称“岑嘉州”),他的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梨花写雪花,写得天下闻名;还如奉诏入蜀、遍历四川的陆游,他的笔下既有梦里思四川梨花的“嘉陵江色嫩如蓝,凤集山光照马衔。杨柳梨花迎客处,至今时梦到城南”,又有欣喜见驿路梨花的“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尤其是后面这句处处开,竟然从清与白的单调色泽里,跳脱出竞相开放、无限旺盛与一派欢欣。
春节刚过、梨花初绽的时节,是一个离别的时节,许多回家过年团聚的学生、打工仔、漂泊客们又背上行囊出发远行了;这也是一个春意盎然的时节,各种希望在这个季节里放飞,各种梦想在这个季节里开始了像蜜蜂一样的新的酝酿。
是的,成群结队的人们,正笑着走着,走到我们身边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的郊外,走到大片大片的、洁白如雪的梨花中间,荡尽春愁,一揽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