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市州观察·德阳
汉旺镇的新“锂”想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丽霏 德阳观察 周玉琴
小镇名片
汉旺镇
汉旺镇是德阳绵竹市的工业重镇。这里工业基础雄厚,聚集锂电新能源、机械加工、磷化工等产业,2024年工业总产值超198亿元。这里拥有省级化工园区——绵竹新材料化工园区(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区),聚焦锂电新材料产业,通过“飞地经济”模式实现了跨区域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形成了从上游原材料到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四川省新能源材料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7月2日,德阳绵竹市汉旺镇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区(下称德阿产业园),四川国城锂业投资建设的年产20万吨锂盐项目一期工程正紧锣密鼓地施工。
“目前土建基础已完成,正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公司总经理助理宋昊铮介绍,一期项目于去年11月开建,将于明年一季度全面建成投料试车,投产后将年产6万吨电池级碳酸锂。
不远处,四川思特瑞锂业有限公司(下称思特瑞)生产线正高效运转。这家2017年落户园区的企业,已建成年产能1.8万吨的自动化锂盐生产线。公司行政总监房正告诉记者,1公里外,另一个年产23万吨的高品质基础锂盐项目正有序推进。
2024年汉旺镇工业总产值198.373亿元,其中锂电行业突破167亿元。作为曾经的东方汽轮机厂所在地,汉旺镇很早便发展成以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工业重镇。但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一度给汉旺镇工业经济按下“暂停键”。为重振本土工业,汉旺镇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对原有产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为产业转型埋下伏笔。
真正的转折从2015年开始。当年,德阳与阿坝携手共建的省级飞地园区——德阿产业园落地汉旺;2018年,绵竹市出台《德阿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18—2025)》,将锂电新材料确立为园区核心产业,提出打造“硫磷钛铁锂钙”循环经济产业链……这座工业小镇从此有了建设“中国锂谷”的新“锂”想。
支撑这一“锂”想的,不光是清晰的产业规划引领,还有德阿两地优势互补的“飞地经济”模式——阿坝州提供丰富锂矿资源,德阳贡献雄厚工业基础,“1+1>2”的协同效应形成独特竞争力。
优质项目纷至沓来:2018年四川能投鼎盛锂业投资6万吨锂盐项目落地,2022年川发龙蟒投资120亿元的锂电新材料项目布局,2023年中国国际能源100亿元基础锂盐项目入驻……
龙头的集聚催生集群效应,汉旺锂电产能实现“爆发式增长”,从2018年4万吨增至2024年超20万吨,在建项目投产后将达50万吨,配套正极材料60万吨。汉旺镇建设“中国锂谷”的“锂”想正逐步变为现实。
“我们看好基础锂盐的广阔前景,更相信园区的要素保障能力。”房正道出企业持续加码的信心。随着2024年德阿产业园扩区至20平方公里,企业抓住机遇拿下400余亩新项目用地。
如今的德阿产业园,已形成从上游原材料到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完整产业链。绵竹市以“精准招商+重点培育”双轮驱动,瞄准材料化工领域世界500强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全力招引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支持传统化工企业向锂电新材料转型,如推动磷泰集团投资35亿元打造“硫磷锂”循环经济项目,实现从饲料磷酸盐到磷酸铁锂材料的华丽转身。
这种新旧动能转换的精彩实践,正是汉旺产业蝶变最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