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紧急调峰6600万立方米
为成都主城区防汛减压
-
7月4日,受连续降雨影响,岷江上游来水增大,有着2281年悠久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序运转,鱼嘴四六分水,外江闸门、飞沙堰闸门全开,将大部分洪水分流到外江,确保成都平原安全。 周新联 摄(C视觉)
发挥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益
通过都江堰等水利工程联合调度
有效降低锦江水位1米至2米
降低锦江沿岸城区低洼处
内涝水深0.3米至0.5米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邵明亮)7月4日,记者从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获悉,都江堰水利工程凭借自然分洪能力以及对内江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四大干渠的灵活调度,7月3日至4日16时共调控6600万立方米洪水,为超负荷运转的城市河道按下“减压阀”。
7月3日以来,成都迎来强降雨过程,主城区排洪压力大增。3日18时,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紧急对流向成都主城区的走马河实施流量限制调度,将流量控制在100立方米/秒以内,为下游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行洪预留空间。3日20时12分,受岷江上游来水量急剧增加影响,紫坪铺水库开闸泄洪。同时,监测显示白沙河水位快速上涨,考虑到来水叠加会致使都江堰鱼嘴断面来水量大幅增多,为减轻内江四大干渠过流压力,都江堰灌区指挥中心迅速调度开启渠首工业闸泄洪。至此,都江堰渠首核心泄洪闸门通道全部开启,实现全面自然分流。与此同时,快速对柏条河、蒲阳河、江安河进行调控,提升其水位运行,以分流走马河来水。下游的都江堰东风渠灌区同步在柏条河下游的石堤堰枢纽启动限流措施,加大向毗河泄洪,减少府河进水,全力将进入成都主城区的流量降至最低。
据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都江堰等水利工程联合调度,有效降低锦江水位1米至2米,降低锦江沿岸城区低洼处内涝水深0.3米至0.5米,充分发挥了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