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多边力量
——亚投行十年发展观察
-
2015-2025,十年弹指一挥间,精心播下的种子,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由中国倡议发起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朋友圈”从最初的57个创始成员扩展到110个,带动超2000亿美元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区域发展、推动多边合作贡献着独特力量。
从空中俯瞰亚投行位于北京“鸟巢”附近的总部,“中国结”与“鲁班锁”造型寓意互联互通、连接世界。
正如这一建筑所传递出的深刻含义,亚投行正以实际行动强壮基础设施筋骨,打通区域经济脉络,架设南北合作桥梁,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生动篇章。
推进互联互通——
十年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十年,见证着亚投行不断成长壮大的轨迹,也创造了许许多多基础设施投资改善人民生活的故事。一个个落地的项目中,传递出可知可感的民生温度。
截至2024年底,亚投行投资支持的交通基础设施超5.1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约1.28圈,惠及超4.1亿人口;新增213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量;支持的能源领域项目每年可减少近3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约871万人获得更加安全的饮用水供应……
一个个跃升的数字,写就一份成色十足的高质量发展十年答卷——
“朋友圈”越来越大。亚投行成员数量从57个创始成员增至目前的110个,遍布全球六大洲,覆盖世界81%的人口和全球65%的GDP;
项目越投越多。截至目前,已批准322个项目,批准融资总额超600亿美元,带动超2000亿美元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
受益成员分布越来越广。惠及38个亚洲域内与域外成员,除了亚洲,还分布在非洲、拉美等地……
在印度尼西亚,2.16亿美元贷款助力改造贫民窟,约970万居民受益;在中国云南,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助力鲜花、蘑菇更好、更快走向国际市场,带动当地农户收入增长25%以上;在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州,亚投行投入2.48亿美元帮助当地66万居民获得清洁饮用水……
共商共建共享——
打造多边合作平台
一家由发展中国家倡建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怎样在运营和治理上更标准、透明?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亚投行始终遵循平衡开放包容的多边合作范式,切实做到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有效凝聚各方共识,将多边主义落到实处,成为促合作、谋发展的多边平台。”亚投行行长金立群说。
坚持高标准,注重把控项目质量,与其他多边机构开展合作……这些成为亚投行公信力、吸引力不断提升的重要原因。
按国际标准办银行,“精干、廉洁、绿色”的核心理念已深深刻入亚投行的基因——
所有采购项目都要和合作方签署反腐败协议;管理层遴选“公开、透明、择优”,将该原则体现在机构最高法律文件中;建立并实施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保持机构精干高效,设置非常驻董事会制度,员工只有不到700人,来自超70个国家……
没有政治色彩,贷款无附加条件,“大家商量着办”——成为亚投行的另一大魅力所在。在亚投行,发展中国家的股份占比约七成,发达国家约三成。金立群说,在这个机构,发展中成员与发达成员、大股东和小股东都能协力共事,以共识为导向开展合作。“充分践行多边主义,这是亚投行十年来不断发展取得成效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凭借稳健的发展和高标准的治理,亚投行赢得了资本市场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一直保持穆迪、标普、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的最高AAA级信用评级。
十年,是成长的里程碑,更是未来的新起点。
新起点上,持续深化多边合作,亚投行将为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新华社记者 于佳欣 任军 申铖(据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