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发布林草碳普惠项目方法学

    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变现

  •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俊伶)日前,省林草局、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四川省林草碳普惠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修复、森林经营、草地生态修复三大林草碳普惠项目方法学。
      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生态系统碳汇开发潜力较大。实行林草碳普惠,旨在将林草碳普惠项目的碳减排量进行量化、记录,并通过交易变现、政策支持、商场奖励等消纳渠道实现其价值。林草碳普惠方法学是将林草资源转化为可交易商品的技术规范指南。
      其中,《四川省林草碳普惠项目方法学 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修复》是国内首个专门针对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修复与碳普惠结合的碳汇项目方法学。它通过碳普惠缓解传统林业因禁伐导致的收益损失,充分发挥森林固碳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效应,为守护“国宝”家园提供可持续动力。
      林草碳普惠机制建设是“天府森林四库”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林草碳普惠机制建设方面,四川已制发《深入推进林草碳普惠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四川省林草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及项目监测与减排量核算、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相关指南,构建起林草碳普惠“指导意见+管理办法+指南”政策体系,明确系统建设运营机构,助力试点开发与能力建设同步推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