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南溪区:锚定“工业强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鸟瞰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远东电缆车间工人在检查电缆质量。南溪滨江生态公园。
□郑钧元 解天会/文 罗平/图
初夏时节的宜宾市南溪区,生产车间机器满负荷运转,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产业升级风正劲。近年来,南溪区锚定“工业强区”,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高质量建设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一城挑两园,南溪经开区罗龙产业园、九龙产业园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九龙产业园内,以劲牌南溪酒业、德康食品为代表的酒类、食品加工业,展示出科技化、智能化生产技术优势;罗龙产业园内,动力电池及配套、医药及医疗器械两大新兴产业加快成势。
“智改数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6月,南溪经开区九龙产业园,刚投产一个月的劲牌南溪酒业制曲二车间里,一块块方正的麦黄色曲块正从智能压曲机里批量产出。劲牌南溪酒业副总经理何朝玖介绍,车间年产制曲2万吨,引进自动化设备后,单条生产线每分钟能制作9个曲块,效率较此前提高30%。
南溪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是宜宾除五粮液外较为集中、规模颇大的浓香型白酒产区,拥有2000余年的酿酒史,已成功培育今良造、恒生福、金喜来、南溪草本等10余个白酒品牌。2024年,该区白酒产业集群实现营收90亿元。
劲牌南溪酒业是南溪产区探索智能酿造的代表企业之一。该企业在传承传统浓香酿酒工艺的基础上,持续创新生产场景和模式,积极推动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酿造,引进工业机器人、智能行车、红外检测等技术装备,推动传统白酒生产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智改数转”,不仅仅是白酒产业。宜宾德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毅强介绍,“得益于智能化技术运用,生猪屠宰车间每小时能处理生猪400头,效率是传统工艺的4倍。”
当前,南溪区正加快推进德康集团年300万头生猪屠宰、肉食品精深加工及冷链项目,目前生猪屠宰及冷链部分已投产,肉食品精深加工项目将于今年底竣工。届时,南溪区将形成养殖、屠宰、精深加工及冷链仓储物流全链条产业,有力带动宜宾生猪养殖向规模化、产业化跨越。
四川酒茶集团白酒中心建设、长兴酒业技改扩能、凤归曲酒技改搬迁、宜宾纸业节能降碳改造……从传统酿造到现代工业,智能化、现代化成为南溪区传统产业转型的主旋律。南溪区正大力支持产业扩能提质,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布局新赛道 新兴产业势头强劲
6月,宜宾天程锂电新材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该项目一期工程正处于最后冲刺阶段,将于今年投产。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进一步壮大南溪区动力电池及配套产业的发展规模。
南溪区的动力电池配套产业,是宜宾市“1+N”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生态圈的重要一环。自远东股份宜宾智能产业园入驻南溪经开区以来,江西铜博、华宜清创、上海顶皓等多个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南溪,布局正负极材料、涂覆隔膜、集流体等动力电池及配套产业。
远东铜箔、远东电缆两家企业的生产线正加紧运转,上海顶皓、四川克能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在培育500亿元动力电池及配套产业集群的道路上,南溪正稳步前行。
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也势头强劲。在位于南溪经开区的康民(四川)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正加紧安装生产设备。该项目计划今年8月投产,以生产医疗耗材产品为主,年产值约1亿元。
去年11月,宜宾市南溪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园正式开园。产业园以打造长江湾区“生态医谷”为目标,进军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南溪区依托普瑞斯、国药集团宜宾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延链补链招引一批优质项目,已基本形成以普瑞斯、文龙药业为代表的原料药、特色中药、卫生材料及医疗器械等产业体系,现有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关联规上工业企业10户,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从动力电池到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南溪区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产业生态圈逐步形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新动能,推动南溪区在新兴产业赛道上加速前行。
此外,南溪区还积极挖掘未来产业潜力,培育新优势。去年,南溪区抢滩布局低空经济产业,签约落户宜宾低空应用枢纽中心项目。“我们正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低空经济产业先发优势。”南溪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汇聚人才 产业发展底气更足
产业发展的底气来自技术人才的支撑。距离南溪经开区约10公里,宜宾高等职业教育园区今年3月迎来两名“新成员”——宜宾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宜宾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目前,这两所高校正在进行校区绿化收尾和教学设施进场工作,为今年9月开学作准备,计划首批入驻学生各1000多名。届时,南溪区建设的宜宾第二个大学城将初具规模,师生人数有望增至2.5万名,与相距20余公里的宜宾市三江新区大学城一起,为企业提供更加强劲的科技创新和技术人才支撑。
除了本地“人才库”,南溪区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优势以及一揽子招才引智的政策,吸引越来越多人才前来就业创业。
去年9月,渝昆高铁川渝段正式通车,南溪区进入成宜、渝昆“双高铁”时代。“2个高铁站、2条高速、2条快速省道、1条智轨,南溪立体交通体系初步形成。”南溪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南溪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渝昆高铁川渝段开通后,往返很便捷。”大学毕业后选择在南溪就业的重庆人贺晓辉说,最吸引他的是当地招引人才的友好政策。
启动“菁聚南溪”行动,提档升级“人才绿卡”,推出“人才兴区政策18条”,设立产业人才发展基金、产业博士专项资金2000万元,发放创业贷款3700余万元,举办青年人才联谊会、人才沙龙等活动,用心用情吸引人才在当地就业创业……南溪区在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上下足功夫。近3年来,南溪区引进硕士及以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48人,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近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