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美国雅保公司眉山工厂
世界500强企业的三笔账
-
雅保公司眉山工厂夜景。雅保四川新材料有限公司供图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代林 李欣忆 文露敏
美国雅保公司,《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总投资9亿美元,在四川眉山新建年产5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工厂,创下2021年四川外商投资制造业单体项目之最,也在雅保全球所有工厂中占有两项“之最”——固定资产投资最大、产能最大。
几年过去,这个项目进展如何?在全球锂价持续低迷的行业“磨底期”,这个工厂又将如何应对挑战?
近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调研报道组走进雅保公司眉山工厂——位于彭山经开区的雅保四川新材料有限公司,探访这家锂材料顶级工厂。
雅保公司眉山项目
2021年四川外商投资制造业单体项目之最
2017年
开始布局
2019年
筹备投资眉山项目
2021年
宣布新投资5亿美元
2022年
3月打桩
7月正式动工
2024年
4月正式投产
当年氢氧化锂产能1万吨
实现产值8.2亿元
2025年
计划生产氢氧化锂3.6万吨
2026年
5万吨产能将完全释放
算人力账
新工厂提前18个月招聘员工,将调试时间从半年缩短为两个月
与100多年的发展历程相比,美国雅保公司进入锂行业的时间并不长。
2015年,雅保公司通过收购洛克伍德控股公司,进入锂行业,随后通过一系列“锂资源+锂加工”全球布局,成为全球锂盐产能第一的锂业巨头。
四川眉山,是这一布局的重要一环。2017年,雅保公司全资收购位于眉山的四川国润新材料有限公司。随后又在2021年,宣布新投资5亿美元,在眉山建设年产5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工厂,这是雅保迄今为止在亚太地区投资最大的项目。
“年产5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可供150万辆新能源汽车使用。”雅保四川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平江对记者说,这个雅保最大产能的工厂,从2022年3月打下第一根桩,到2024年4月正式投产,只用了700多天时间。特别是第二条生产线,仅45天就完成调试,创下了行业内的最快速度纪录。
还有一个纪录,是员工招聘。距离投产时间还有一年半时,新工厂就开始大量招募员工,这在行业内也是绝无仅有。
负责工厂控制系统的李伟就是第一批大量招募的员工之一。据他回忆,投产前的一年多时间,工厂对他们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培训,涉及安全、环保、技能等各方面,还将他们送到雅保在中国的其他工厂进行实训。“这让我们在调试阶段,就已经是熟手,大大缩短了调试时间。”李伟说。
提前18个月招聘员工,意味着要多支出18个月的人力成本,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刘平江表示,雅保算的是大账,行业内氢氧化锂生产线调试的平均周期是半年左右,而眉山工厂两条生产线的调试,都在两个月内完成,提前4个月投运的产值,大大超过了18个月的人力成本。
算成本账
全球配置资源,以低成本高品质应对锂市场的“磨底期”
在眉山工厂,没有机械轰鸣的生产线,只有各种封闭的管道、窑炉以及工艺设备。“夜景特别震撼。”雅保四川新材料有限公司政府事务经理唐丽芳形容,当夜幕低垂,灯光点亮,整座工厂立即呈现出电影大片的即视感。
工艺技术工程师刘淏星带领我们实地感受一颗锂矿石的旅程。在工厂的进料区,铺满了沙子状的原料,“这就是锂精矿。”刘淏星说,来自澳大利亚的锂矿,经过粉碎加工成沙子状,然后坐上货轮,运到张家港,再坐大货车,通过公路运到眉山工厂。
沙子状的锂精矿,先经受1000℃的炙烤,再经过降温、酸浸、除杂等工序,从液体状变为晶体,最终成为锂盐的一种——氢氧化锂,用于生产动力电池正极材料。
锂行业在过去几年经历了残酷的周期。2023年之前价格暴涨,很多新的市场参与者进入行业,加之电动汽车的需求未能达到增长目标,基础锂盐从2024年开始过剩,目前,锂盐价格从高峰时期的每吨60万元,降至每吨10万元以下。
业内企业普遍面临巨大挑战。对此,雅保的应对策略是:降本、提质、增效。
从成本来看,雅保在澳大利亚及南美拥有全球品位最好、成本极低的锂矿资源和盐湖资源,而眉山工厂的制造成本也极具优势。通过在全球布局和配置资源,确保眉山工厂的氢氧化锂产品拥有很强的成本优势。同时,眉山工厂还有专门团队,研究如何调整设备和工艺参数,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提高运营效率。
“在锂市场的‘磨底期’,我们更多专注自身,练内功。”刘平江所说的内功,是保证产品低成本的同时,将品质做到极致。
电池级氢氧化锂,检验品质的核心指标是纯度和杂质管控,雅保眉山工厂通过严格控制杂质,将产品纯度和批次稳定性都做到了行业领先。
算安全账
安全管理体系有近千条详细规定,追求“零事故”目标
在探访眉山工厂之前,采访组收到了一个二维码,所有访客都需要扫码前往,在进行详细的安全培训、做完20道题、将得分合格的页面截图发给工厂后,才能获准进入。
经此流程,记者已对雅保公司的安全文化印象深刻。没想到,进厂之后的所见,还是大大超出了想象。
在厂区,带我们参观的李伟突然手机响了,原本在走路的他马上停了下来,站定之后才接听电话,“工厂规定不能边接电话边走路,因为接听时可能注意不到路上的情况,造成意外发生。”李伟说,刚开始不习惯,现在员工都能把这些安全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们的安全管理体系,内部文件有接近70份,每一份里面还有数十条细则,加起来可能近千条。”为了说明规定有多细致,唐丽芳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上楼梯必须扶扶手,经常着急去开会,一只手拿水杯,一只手抱电脑,腾不出手来扶扶手怎么办?没关系,规定告诉你,跑两趟。“有同事为了不跑两趟,只能把水杯换成有绳子的杯子,可以套在抱电脑的那只手上。”唐丽芳笑着说,长期养成了习惯,他们都调侃自己“没有扶手就不会走路”。
“雅保对安全的高度重视,既有化工行业固有的高风险性原因,也出于保护员工及工厂周边社区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责任考虑。”刘平江说,他们持续投入资源,采用自动化、数字化监控等先进技术,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并通过全员参与的文化建设,力求将风险降至最低,实现“零事故”的目标。“事故频发的工厂不可能有高的运营效率。”在刘平江看来,安全投入是对人最根本的尊重和关怀,算安全账也是企业经营的重要一环,避免安全事故,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按时交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