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版图书里的李劼人
-
李劼人。四川文艺出版社供图《大河无声:李劼人评传》。四川文艺出版社供图《李劼人说巴黎》。四川文艺出版社供图《李劼人说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供图
在李劼人广场揭幕之际,那些曾印刻在书页上的文字,再次引发跨越国界的共鸣。作为长期深耕李劼人作品出版的机构,四川文艺出版社多年来持续挖掘、整理其文学遗产,通过一系列图书,让这位文学大家的作品和精神,得以更广泛地与读者见面。
从厚重的全集到经典的代表作,从小说到评传,四川文艺出版社用一部部图书,搭建起通往李劼人文学世界的桥梁,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其笔下的时代风云与人文风情。
《死水微澜》
这是李劼人的代表作,是一部全景式描绘辛亥革命前地方社会生活的鸿篇巨制。采用民国初权威版本,由李劼人研究专家精编精校。
《死水微澜》是李劼人“大河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以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的7年时间为经,以四川省会成都及其近郊构成的川西坝为纬,描绘了清朝末年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及挣扎的苦难历程。该书通过市民阶层的群画像,反映出在中国近代历史巨变中,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刻,底层百姓的社会心理和传统道德观念的深刻变化。
《暴风雨前》
《暴风雨前》是“大河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成都为背景,其中既有以郝家为代表的封建贵族家庭,也有以伍家为代表的下层小市民家庭,中间穿插尤铁民、田老兄等革命积极分子,反映了在革命思潮风起云涌的时代洪流中,普通人的生活和选择。
小说细致全面地展现了近代四川的社会面貌和风土人情,对了解和研究当时的四川省情有重要作用。上自清末的维新改良运动,下至20世纪初的民间宗教运动,《暴风雨前》从相当深入的层面解释了近现代中国面临和正在发生的巨大历史变动,描绘了四川保路运动产生的根源。
《大波》
《大波》是李劼人“大河三部曲”的第三部。小说描写了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川人在罗纶、蒲殿俊、邓孝可等人的领导下,组织了保路同志会;遭到赵尔丰的血腥镇压后,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的经过。
作品涉及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反映了当时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刻画了黄澜生、黄太太、楚子材、傅隆盛、王文炳、吴凤梧等一大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在历史的大背景下不同的生活态度与选择,真实而深刻地折射出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近20年间,成都这座城市广阔的社会生活及历史巨变。
《大河无声:李劼人评传》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有关李劼人的评传,由资深李劼人研究专家张义奇撰写。该书以鲜为人知的翔实史料,以其生命轨迹为线索,采取“传”与“评”相结合的方式,再现一个多重身份的文化巨匠形象,讲述了一代文学大师的精彩人生。
《李劼人全集》
历时20年精心搜集整理,共17卷20册,总字数604.3万字。这部全集全面收录了李劼人的中文创作、翻译作品及手稿,填补了学术界在李劼人研究资料方面的空白。这是目前最全面、最权威的李劼人作品集,为学界研究和读者阅读提供了珍贵资料。
《李劼人说巴黎》
本书是一部考察百年前巴黎城市文化的散文集。李劼人在留学期间以散文随笔、小说等形式,对巴黎这座城市进行了系统的文化观察,展现了他眼中的巴黎城市魅力及文化变迁,为当今读者提供一部可视为信史的读城记。
《李劼人说成都》
本书是一部文化散文集,展现了李劼人眼中接地气的西蜀文化,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老成都通览”。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姗姗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