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位科学“顶流”成都开讲

    从太空到深地,硬核科普点亮少年科学梦


  • 叶光富展示从太空俯拍的成都。 活动主办方供图

    “科学大讲堂”活动现场。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段玉清 成都观察 杨柳

    大咖科普
      7位科学“大咖”围绕“时代之问”,用7场公益科普演讲,带来他们的“奋斗作答”
    全国互动
      全国科技活动周到来之际,“科学大讲堂·我们的答案”吸引全国各地368万人次观看

      5月24日,在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到来之际,“科学大讲堂·我们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动宣传活动在成都启幕。来自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医疗健康、深地探测、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的7位科学“大咖”齐聚成都科幻馆,围绕“时代之问”,用7场公益科普演讲,带来他们的“奋斗作答”。
      身临其境的科研场景、深入浅出的科普讲解……本次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科技迷以及中小学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截至活动结束,多个直播平台观看人数达到368万人次。

    七场分享
    讲述最燃的科学故事
      24日,状若星云的成都科幻馆雨果厅,迎来了闪耀的科学群星。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荣誉院长、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科学部主任岳骞,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系终身教授迈克尔·莱维特(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特聘研究员、智能可穿戴老年健康系统研究室主任江宁,B站知识类UP主“芳斯塔芙”主创、2024年“百大UP主”唐骋分别登台,带来7场沉浸式科学演讲。
      “一个成大器者,是把握社会和国家的脉搏,把自己的命运和社会、国家的命运相结合的人。”作为首位登台的嘉宾,钱永刚围绕科学元勋钱学森一生中的几次重要选择,回顾了钱学森“为民族复兴选人生”的一生。
      从十年“飞天”备战期间的种种极限挑战,到飞船发射时承载的巨大生理负荷,到太空俯视地球的奇妙体验,再到天宫课堂里的趣味实验……成都籍航天员叶光富娓娓道来,不但呈现了载人航天的诸多幕后,还再现了坐在石板上看飞机的少年成长为航天员的奋斗人生。尤其让现场观众惊喜的是,叶光富还带来了一张照片,是从太空俯拍的成都。叶光富说,不管是飞船视角里的故乡,还是空间站上的一抹中国红,都是自己出征太空的动力来源。
      对宇宙的探索,不只发生在“天宫”。在四川雅砻江锦屏河湾地下2400米处,藏着全世界埋深最深、空间最大的深地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神秘的“暗物质”为引,清华大学教授岳骞分享了其团队在这里开展的暗物质探测的最前沿研究。
      几十年前,中学生江宁还只是一名《科幻世界》杂志的铁杆粉丝,几十年后,江宁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脑机接口领域的特聘研究员,从事着“最接近儿时科幻想象的工作”,让一些只存在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照进现实:借助脑机接口技术,江宁团队不但让华西医院脑外科胶质瘤切除手术居于世界第一,其研发的300毫秒超短延时的“魔笛”设备更有望帮助偏瘫患者的肢体动起来。

    提问未来
    点亮万千科学梦想
      当天,科学大讲堂正式开讲前,成都市龙泉驿区上东学校六年级(3)班的舒梓州和同学向翟婉明提出“自己设计的小火车为何会脱轨”的问题,得到了翟院士耐心详细的解答。“今天现场听了翟院士的分享,一是佩服他的经历,二是非常为中国科技骄傲。”舒梓州说,自己接下来会继续研究自己的小火车,并且期待能再有机会向翟院士请教。
      成都七中、成都石室联中、成都外国语学校“钱学森班”、成都市郫都一中“钱学森班”、成华嘉祥学校等学校的同学也纷纷提问,与科学家们热烈互动。
      一个个提问与解答,点亮了孩子们的科学梦。
      在叶光富演讲结束后,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航空实验班、棠湖中学海军青少年航空实验班的160名“小雏鹰”,集体起身向英雄航天员致敬。棠湖中学海航班学生卢杨宁听完叶光富的演讲,激动又感动,“激动是因为现场近距离听了航天偶像的分享,追星成功!感动是听到叶光富老师讲到飞船上的五星红旗时,更加深刻地明白,飞天不是个人的理想,更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未来将会更加努力训练,期待成为中国逐梦苍穹的一员。”
      树德实验中学(东区)教师刘诗盈表示,嘉宾们带着前沿的科学成果与生动的探索故事走进科学大讲堂,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勇于质疑、敢于探索的科学种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