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贸格局重塑,川企如何闯出新路?记者走进产品远销全球128个国家和地区的川企——

    提升竞争力 全球布局销售网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碧红 黄潇 陈旻翔 赵丹

    提问
      在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当下,外贸企业如何闯出一条路?
    回答
      10多年前开始,这家企业就着手在全球布局销售网络,与全球客户建立链接,不停地走进更多国家,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进展
      密密麻麻的货架上,摆放着即将发往意大利、瑞典、土耳其等国的产品

      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后,已经收到不少美国客户催促发货的消息,对方库存几乎清零,不少客户要求尽快补仓,愿意承担关税成本
      5月8日,当记者来到达时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部办公区时,该公司总经理洪治正埋头看手机,在三个不停闪动的微信群间反复切换查看信息。该公司派出的三支小分队正分别在德国、意大利、突尼斯三国参展参会、跑客户,密集发回签单信息、客户需求信息,以及海外竞争对手的最新动态等。
      达时科科技,这是一家制造工业生产场景中全球顶级精度量具的四川企业。“通过自研光栅尺和误差补偿算法,我们不仅造出全球精度领先的工业量尺,且成本是日本品牌的1/3,市场竞争力极强。”洪治介绍。
      产品到底有多厉害?在他带领下,记者进入这家企业的核心区域——实验室,一把名为“万分尺”的量具产品显示了其“能耐”:万分之一毫米的精度,约等于把一根头发丝纵向劈成500根。
      在达时科办公室的文化墙上,挂着他们与全球各地客户的合照。其上还有一张钉满公司海外业务布局的世界地图,清晰地向前来参观的人展示:达时科产品远销全球128个国家和地区,其已成为该领域的头部企业。
      不过,进入4月以来,包括达时科在内的大批外贸企业受到关税波动影响。“粗略算了下,订单额大概损失了20%。”洪治摇摇头说。
      “不过,我们并没有感到天就此塌下来了。”洪治话锋一转说。
      短暂焦虑后,这家企业更在意如何求变。洪治手机里频繁跳动的三个微信群,正是达时科眼下的“硬杠”举措。该公司董事长欧阳凯带头上阵。采访期间,他刚好从德国打来电话:“正在斯图加特参加德国质量控制贸易展览会,打算推出今年最新上市的量具产品。”
      这不是达时科第一次走出去。10多年前开始,这家企业就着手在全球布局销售网络,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口碑,努力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与全球客户建立链接,在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分公司、销售中心、海外仓……不停地走进更多国家,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当记者抵达几公里外的达时科临时仓库门前,一个“万国仓库”的繁忙景象扑面而来:货车进进出出,密密麻麻的货架上,摆放着即将发往意大利、瑞典、土耳其等国的产品。而被迫暂停发往美国的产品,则在仓库一侧暂存起来,仅占很小一部分。
      就在采访结束不久,中美双方发布联合声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这会给达时科的对美业务带来转机吗?记者给洪治打了个电话。
      “已经收到不少美国客户催促发货的消息,经历了过去一个月的波折,对方库存几乎清零,不少客户要求尽快补仓,愿意承担关税成本。”电话中,洪治言语间有些开心,这几天不少美国客户抓紧“窗口期”催单,对美市场又活跃起来了。
      外贸的风浪和竞争不停,路在何方?达时科的应对或许能提供一个思路:唯有提升产品竞争力才不会被“卡脖子”,勇于开拓市场才能占据主导,全力打响品牌才能从价值链底端向上突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